来源:金融虎网作者:雄飞
今日晚间,中国联通发布公告披露,间接控股子公司联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与招联金融拟签署《金融服务协议》,年日常关联交易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13亿元,用于同业及投资类业务,以上业务在额度内循环使用,有效期为一年,自协议签署之日起生效。年,中国联通与招联金融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额为1亿元。
中国联通表示,财务公司与相关关联方之间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遵循公开、公允、公正和自愿的原则,有利于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获得资金支持,符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相关关联交易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不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截至公告之日,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在招联金融担任董事长职务,公司监事会主席李翀在招联金融担任董事及常务副总经理职务,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唐永博在过去12个月内曾在招联金融担任董事职务。
中国联通公布的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06亿元,同比降7.1%。截至年3月份,“大联接”用户累计到达数77,.7万户;5G套餐用户累计到达数17,.7万户;物联网终端连接累计到达数31,.2万户。
公开资料显示,招联金融是经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年3月6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章杨清,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各持股50%,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境内同业拆借、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和代理业务、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等业务。
联通公布金融业务关联交易风险处置预案
值得注意的是,为有效防范、及时控制和化解金融业务的风险,中国联通还公布了关于联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关联交易风险处置预案。公司成立风险预防处置工作组,由公司首席财务官任组长,成员包括财务部、董事会办公室、法律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工作组统一领导金融业务风险的应急处置工作,全面负责联通财务公司金融业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处置工作。
联通财务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即启动预防处置机制,包括:发生挤兑存款、到期债务不能支付、大额贷款逾期或担保垫款、电脑系统严重故障、被抢劫或诈骗、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涉及严重违纪、刑事案件等重大事项;出现严重支付危机;因违法违规受到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的行*处罚或责令进行整顿等。
工作组启动预防处置程序,应立即督促联通财务公司提供详细情况说明,并多渠道了解情况,分析风险的动态。同时,根据风险起因和风险状况,落实风险处置预案规定的各项化解风险措施和责任,并制定风险应急处理方案。该方案应当根据金融业务风险情况的变化以及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联通财务公司关联交易风险处置预案提到,针对出现的风险,工作组应立即与联通财务公司召开联席会议,要求联通财务公司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风险自救,避免风险扩散和蔓延。必要时应要求联通财务公司视情况暂缓或停止发放新增贷款,组织回收资金;立即卖出持
有的有价证券;收回拆放的同业资金等,以规避相应风险,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不受影响。
处置预案还提到,公司将严格行使联通财务公司《章程》所赋予的权利,在联通财务公司出现支付困难时,根据《章程》的规定,要求“按照解决支付困难的实际需要,集团增加相应资本金”。
招联金融利润稳居消金公司头把交椅
据金融虎网了解,招联金融旗下的产品主要包括“好期贷”、“信用付”和“零零花”,分别是互联网现金借贷、互联网信用支付和分期消费平台,其收入主要来源为利息收入。此前三年,招联消费金融营收、净利润增速均有所放缓,但其在年的净利润却实现了“突飞猛进”。
据中国联通此前披露,年全年,招联消费金融营收.33亿元,较上年的.16亿元增长24.3%;实现净利润30.63亿元,较上年的16.68亿元增长83.6%,利润增速惊人。
截至报告期末,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98亿元,较上年末的.11亿元增长38.2%;负债合计.61亿元,较上市末的.84亿元同比增长39.4%。
年、年、年、年招联金融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63亿元、69.56亿元、.40亿元、.16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1.89亿元、12.53亿元、14.66亿元、16.68亿元。
金融虎网注意到,在目前已经披露年业绩的17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在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的总量和增速上,招联消费金融均处于头部位置,稳坐第一。
据业内观察,招联金融是唯一一家总资产接近亿的消金公司,是兴业消金和马上消金的两倍之多,是盛银消金48.04亿元的总资产规模的31倍多。在营收方面,招联金融与苏银凯基消金的营收差距达到39倍。招联金融30.63亿元的净利润是刚开业不久的苏银凯基消金0.17亿元净利润的倍。
招联消金年在深投诉量跻身前五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国内头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招联消费金融在其“利润大增”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合规风险。
去年10月,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曾经发布通报,招联消费金融公司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情况。今年2月8日,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因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收取平台服务费质价不符;产品定价管理不审慎;对合作商户风险管理不到位;以及催收行为不当等八项违规行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决定对给予其行*处罚万元。
面对万元的罚单,招联金融当时表示,公司高度重视监管意见,认真反思,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即立查立改,制定整改计划和具体措施,并持续加强整改力度,建立消保工作长效机制,已按监管要求完成全部整改工作。
今年3月9日,深圳银保监局公布关于年下半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投诉量达件,位居在深中资银行总部机构投诉量的第四位,仅次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和微众银行。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的在深中资银行总部机构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0件/千万个人客户,招联消费金融以.96件/千万个人客户排名第四。
金融虎网注意到,年上半年,招联消金投诉量为件位列第四,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的在深中资银行总部机构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的中位数为.79件/千万个人客户,招联消金以.79件/千万个人客户位列第三。
从全年来看,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投诉量达件。不过,在黑猫投诉平台,截至目前,关于招联金融的消费者投诉累计已超过1.8万余条,近30天投诉量为条,主要问题仍涉及利率太高、催收、宣传误导等。
另一方面,去年3月19日,招商银行曾披露,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招联IPO及收购招商永隆所持招联股权的议案》,同意启动招联金融上市研究工作。利润大增的招联金融仍在积极谋划IPO上市,冲击消费金融第一股。不过,目前尚无有关IPO事项的最新进展。
今年3月25日,极目新闻曾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要想成功冲击IPO,招联金融要做的就是直面存在的问题,逐项彻底整改。整改是一道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是要刀刃向内动真格的整改,而不是装模作样表面上的整改。招联消费金融被罚依然投诉不断,表明消费金融乱象整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打持久战。整治能否换来清朗健康的消费金融市场环境,考验的是行业监管部门有决心,凸显的是金融机构和各类借贷平台的良心,事关广大消费者对消费金融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