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CVC已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但如何找到服务集团战略和市场化运作之间的平衡点,也考验着CVC掌舵者的智慧。
8月11日,在“第16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招商局创投首席投资官李忠桦的主持下,传化资本管理合伙人蔡晓利、航空投资总经理胡海、保利资本管理合伙人李文轩、华侨城资本集团/香港华侨城副总经理梁兴超、中电智慧基金副总经理刘振龙、远翼投资合伙人裴耘等CVC资深人士,围绕“怎样补链、强链,为Portfolio服务”等话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在李文轩看来,CVC的投资逻辑是以产业认知进行垂直生态投资。企业数字化升级和生态布局过程中,需要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业务壁垒、技术发展趋势、产业痛点等,资本投资的作用是链接数字化技术和传统产业进行同频交流和合作。
胡海认为,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不同,互联网企业在资本的推动下长大,对资本的认知很强。传统的企业持续发展靠的是自身的滚存发展,在经济转型大环境下,就很难解决企业高质量快速发展问题,所以在国资内部改革的过程中,就需要引进合适的战略资本,完善公司治理,来共同协助企业发展。“把这个道理给传统企业讲明白,强化它们对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认知,这是现在我们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
裴耘则认为,集团资源对Portfolio来说,既是一个起到连接器Hub,也是一个很好的提供场景和案例的Buyer。远翼投资和集团战略管理部形成了机制,无论是从协同销售还是从分润支持上,都会和远东的资源网络形成良好的系统性合作机制一方面,从销售上帮助Portfolio拓宽客户触达,提高销售转化,一定程度上降低销售费用占比,。另一方面,在产品和服务的打造上,也可以会利用远东自身和产业资源的头部效应为Portfolio提供行业一线的的实践场景与案例。
刘振龙认为,产业投资一定要坚定服务于集团的主责主业,对产业链补链强链,实现与产业公司的紧密绑定。对内要以服务促合作,对外要以赋能促成长。通过体系化,系统化,标准化的适合产业背景的投资方法论,将双向赋能落实到实处,实现小股权大生态,最终实现产业、企业和相关方的价值共赢。
以下为现场探讨实录,由投中网进行整理:
李忠桦:欢迎各位来到CVC的讨论,我是招商局创投的李忠桦。刚才蔡总说他是唯一民营CVC的企业代表,他最后介绍。不行,您要优先。
蔡晓利:各位好,我叫蔡晓利,来自传化集团。传化是浙江的企业,年设立,刚刚和几位朋友交流一下,全是大央企,我是唯一的民企。而且传化是浙商的代表,去年总规模做到亿。
“传化”二字非常有意思,“传”就是传送、运输,因为我们有一个主导的板块是物流;第二个“化”是化学,因为我们有两家化学集团。另外在离萧山机场很近的地方,我们还有一个传化科技城,所以是三大产业四大板块。基于这四大板块,我们第一个投资方向就是新材料,我们看新能源的新材料,这个是比较确定的方向。第二个,传化物流做数字供应链,所以和智慧供应链相关的数字经济也是产业投资的主要方向。第三个,传化科技城的投资以生物技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