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代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击穿中台,企业数字化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TUhjnbcbe - 2023/8/1 21:44:00
白癜风的初期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6/6126358.html

来源:钛媒体APP

“真正工作的时间只有四个月。”

回忆起年最大一场战役,上海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奕感慨良多。

年11月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如约而至。

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第三届进博会蕴含着我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重要性不言而喻。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原本就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天+天”常年交易服务平台,是进博会对外的重要窗口。

年,为了让全球更多人能足不出户逛世界,绿地贸易港在常规线下展销之外,决定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进博会”——绿地贸易港线上服务平台。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可能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电商平台。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平台,让王奕和他的团队犯了难。

没有简单的项目

“我们在市场上很难找到现成的一个平台,能够同时满足我们这么复杂的业务。”

王奕向钛媒体App坦言。

中国是电商大国,阿里、苏宁、京东都有成熟的电商体系,涵盖零售、批发、物流、跨境,这几家巨头科技公司也有自己的技术团队,在不断赋能行业。

究竟是什么样复杂的业务,让绿地贸易港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合作伙伴?

这里就要对绿地贸易港做个简单剖析。

绿地贸易港集团是绿地集团核心成员企业及绿地大消费战略的主要实施者,其业务可概括为商超零售、数码3C、购物中心、国际贸易、物流地产以及全球商品贸易港这“5+1”主营业务。

拆解来看,绿地贸易港这个实体“港”本身最核心的功能,是展销进出口商品,看上去像是一个国际大商场。历经两年的发展,除上海母港外,绿地贸易港已相继在天津、西安、济南、哈尔滨、宁波、贵阳、成都、昆明、武汉、兰州、南昌、郑州、重庆等国内13个区域核心城市落子。

除上海母港外,绿地贸易港已相继在天津、西安、济南、哈尔滨、宁波、贵阳、成都、昆明、武汉、兰州、南昌、郑州、重庆等国内13个区域核心城市落子。

在进博会之前的五五购物节,绿地通过贸易港平台已经集结来自70个国家的万种进口商品。其中,近千件商品是在贸易港上首次“上新”。

但贸易港集团本身,又承担了更多商业角色:对外,贸易港是海外资源的集合平台,要吸引全球化商品入驻,而对内,又是一个面向国内渠道批发和撮合交易的B2B2B平台,要将国外的优秀商品输出给国内的分销商。

而作为进出口的“中转站”,在这个平台上的商品种类,又超出了一般电商覆盖的范围。

在这个平台上,有各个国家的日用杂货、零食水饮、美妆个护,还有3C数码、钻石,甚至还有物流地产等虚拟服务,不少商品是首度引进国内,不断有商品在新上架。

“你会发现实际上我们的业务很复杂,从类型上来讲,既有toC业务,也有toB业务,既有实体商品,也有虚拟商品,除了一般的贸易之外,绿地贸易港还有跨境和保税展示展销的业务。”王奕说,“就连宁波跟上海的跨境业务都有区别”。

因此,绿地贸易港的线上服务平台,不仅仅是一个百货商店的线上服务平台,还要兼具跨国电商和B2B2B平台功能,未来,未来能够支撑绿地贸易港引入酒店旅游、汽车、康养、房屋交易和服务等等虚拟商品。此外,平台还必须具备可拓展性,能够支持贸易港不断更新的业态。

G-Hub平台

在这样复杂的业态下,该项目又对上线时间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必须在11月5日进博会召开之前上线。

时间紧,任务重,仅仅在整体选型阶段,王奕他们就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来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在选型过程中,王奕他们的第一时间选择与大厂接触。

但在与大厂讨论的过程中,问题也就出现了。

“第一他们并不会完全把沉淀十多年的平台技术完全对外,第二价格也比较贵”。

最终,绿地贸易港选择携手滴普科技来搭建贸易港平台G-Hub。

一是滴普科技提供的方案能够满足绿地贸易港的需求,二是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将方案落地,滴普甚至在听取需求几天之后就把Demo做出来了。

“除去选型、需求对接、开发测试等等,真正的工作时间只有4个月时间。”王奕表示。

为了能保证项目准时上线,绿地贸易港与滴普还成立了作战组,由王奕和滴普科技董事长兼CEO赵杰辉亲自带队,经历了紧锣密鼓的开发与测试,11月5日,绿地贸易港G-Hub平台正式上线。

快速部署的秘诀,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基于分布式云计算和微服化架构,这也是基于滴普这两年在底层技术上的投入和积累。

具体到一期项目,滴普科技采用基于云原生互联网架构的DEEPEXI企业级业务PaaS平台解决方案,打通全平台商品、库存、订单、售后、支付等信息,实现全流程在线管控,赋能多板块、多平台、多终端运营。同时,滴普科技的云原生基础服务框架Openkube为整个平台提供了技术底座,DevOps服务和自动化部署运维服务。

进博会五天,该平台访问人次达万以上,新增客户35万以上,下单金额超过万。基于云原生架构,在高并发阶段,系统快速响应,自动扩容,极大降低了运维难度。

投入一年后的事情会很拥挤,投入10年后的事情呢?

滴普是一家非典型的企业服务赛道的创业公司。

赵杰辉在全球数字价值峰会

创业前,赵杰辉在华为和阿里云都有过闪光的经历,对于企业数字化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从他还在阿里云负责大客户的时候开始,连续3年的ITValue数字价值峰会,他都是参会的几百名CIO、CTO、投资人和创业者现场评选出来的最佳演讲人之一,中台的概念他也是最早的推动者之一。

“我觉得滴普科技的强项真的就是在中台能力的搭建上。而且有持续研发的能力,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组织各种资源去攻克难关。”

王奕在项目结束后,也这样肯定滴普的能力。

但是在赵杰辉看来,中台不是企业数字化的灵丹妙药。

“我们年就在提‘morethan中台’了,因为今天不管是国外、国内,任何系统本质上都是用共享的方式分布式系统去建成微服务的方式,然后非要在这样一个很狭窄的、既成事实的概念上面,去包装各种方法论包装各种概念,形成一个所谓的赛道,没有一个大的创新和突破,在一个共识的基础上反复去提炼方法论,反复去宣传,本质上就是一个内卷的过程,实际上是被很多软件公司来蹭这个概念去销售。”

最近的企业级市场,的确有些迷茫。企业数字化这件事情太复杂,在推进了几年之后,还在寻找方向和着力点。

在赵杰辉拜访客户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在他见到的所有企业老板高层,都说数据很重要,但是如果再追问一句,你们的数据对你们的什么场景有什么用?其实没有几个人能系统讲清楚,讲的东西还是10年前的啤酒尿布这些事儿。

而最近,一篇名为《阿里彻底拆中台了!》的文章到处被转发,文中提到,张勇近期在阿里内网发布文章表示,他对目前阿里的中台并不满意,他直言道,现在阿里的业务发展太慢,要把中台变薄,变得敏捷和快速。

在年9月在三亚举办的第十二届ITValue数字价值峰会上,ITValue发起理事、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提了一个问题:

“现在大家都在谈数字化转型,但是很多企业都把数字化转型当作了目的而不是过程,那么谁能告诉我,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衡量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准?”

现场讨论莫衷一是,最后也没有一个结论。

在年新年到来之前,赵杰辉和刘湘明找了一个上午仔细聊了3个小时,赵杰辉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企业数字化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两个点,第一个是敏捷性,整个企业系统数字化之后,能更敏捷地去支撑新的需求,新的创新业务;第二个,所有的创新最后要智能化,基于数据的智能化。”

在他看来,如果围绕着这两个需求的本质来看,“传统的数据库和底层架构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对多模实时数据的处理需求了”。

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营销工具,核心技术其实是以Hadoop为基础的离线结构化数据处理。这种技术能力只能支撑营销场景和大屏类的产品,例如给领导做个大屏。

但是现在随着5G、IOT、感知AI等技术的成熟,产生了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一个能够对这些多维度多模的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的能力就很重要。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新一代数仓服务商Snowflake能够受到市场追捧,连一直刻意远离科技股的巴菲特都要投资的原因。自年9月16日上市以来,Snowflake的市值就一路高歌猛进,曾一度飙升至亿美元,超过老牌IT企业IBM。

在赵杰辉看来,当多模实时数据处理能力这项技术成熟了,数字化所能支撑的场景就可以超越营销场景,工业类、城市运营、供应链等场景就可以做的更深、更广,这个才是真正推动整个数字化前进的技术本质。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不惜代价去砸多模实时数仓这些烫手难啃的核心技术。

而刘湘明认为,目前对于中台的质疑,正是大家在数字化道路上前进必然阶段,就像中台概念火热一样很正常:

“大家一直在谈论为什么中国的SaaS一直做不起来,我个人认为,基本上第一批创业SaaS都是在解决点状问题,因为大家要做的足够轻,解决的都是一些前台的问题。所以,到中台我觉得就是个进步,在前台的点状问题需要连接,需要中台来解决。

现在对中台概念的质疑,不是在回归,而是需要再继续往下击穿,因为大家发现中台的概念也不能解决本质问题,还要继续向后台的核心技术击穿。”

就在年底开始,赵杰辉就在滴普内部成立了实验室的前身智能网联事业部,由原华为资深专家吴小前带队开始针对底层数据技术和云原生的基础技术进行沉淀,年初引入由原阿里云智能数据库资深专家自修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多人,开始重点投资以云原生实时数仓Fastdata和以云原生基础技术Openkube为核心的两大基础技术产品的深化,专门对新一代云原生数仓和相关底层技术进行开发沉淀。

赵杰辉也将这个实验室视作整个公司的底座和基石,实验室的负责人甚至对于公司所接的项目都有一票否决权,判断原因就是是不是符合公司研发战略的方向。

这个名字的由来也颇具理科生的浪漫,“是2的11次方,我们希望能建设一个像大学那样学术氛围浓厚的实验室”。滴普科技事业群总裁自修向钛媒体介绍。而赵杰辉的解释是,希望这个实验室能坚持30年,真正做出一些核心的技术产品出来。

“一切胜利都是认知水平的胜利。

你为什么是一家产品公司?是因为你对于这个产品所服务的客户的认知水平是超过客户,他自然就不会给你提大量的定制需求了,这就是一个产品公司的本质。什么是一个技术公司?你对技术的认知水平超过你所服务的市场,你一定是个技术公司。

这个认知水平不是固定的,是持续发展的。要想成为产品公司和技术公司,你必须要提升整个公司的认知水平。而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你必须不断地开放组织,不断地把你的高管下沉下去,然后让更牛的人进来,还要不断地去学习磨练。”赵杰辉说。

自修表示,企业服务的核心壁垒是:要用标准化产品满足碎片化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能用产品解决,就不要用服务解决,能用服务解决就不用咨询解决。咨询工作尽量服务化,服务工作尽量产品化。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不要图省事直接把客户的需求当成一个“项目”做,而要把需求抽象为一个产品功能。

目前,实验室已经沉淀成型两大核心产品——FastData和OpenKube。

其中,FastData产品族就包括FastData数据智能服务(一站式数据汇聚、开发、管理、服务套件,预测性分析和智能化应用)以及FastData云原生实时数仓(资源池化,按需按量使用,弹性调度,数据价值在线化)。

OpenKube是基于开放标准打造的中立企业云原生应用基础设施,兼具敏捷性、弹性和可移植性一体,围绕构筑以“应用”为中心的企业现代化IT基础设施突破,拥抱云原生优先的战略方向,打造“以容器为核心的统一计算,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包括多云资源池化,自动弹性伸缩,DevSecOps流水线,部署、发布、巡检自动化,云原生安全。

这两者结合可以为企业海量数据提供高效存储和实时计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样性数据的分析能力。

“如果把企业比作参天大树,我们一开始的处理是在树叶上修修补补,而数据中台可以看做是树干,会形成不同的数据资产管理、数据目录等等,但这些往往是不够的,我们随着项目的做深,是要去强化这棵树的树根,阳光和水分。”

自修以大树为喻,他认为,相比原来在中台阶段不断修理树枝,数仓和云原生基础设施产品的搭建,是更向底层沉淀的一步。

“在国内市场里面,我觉得老是盯着一年之内的事情,其实是很拥挤的,但是很少有人去盯着10年以后的事情去真正投入。”赵杰辉说,“一旦你看到了10年以后的事情要去准备的话,赛道是很清净的。”

实验室将持续不断为滴普注入不同的后台技术能力。有了逐渐完备的后台技术能力,滴普打单的一个杀手锏就是展示快速部署系统的能力。赵杰辉给销售的要求是,第一次去拜访客户听需求,第二次就要带着Demo去给客户演示。这样的效率极大突破了客户的预期,往往收到奇效。

绿地贸易港的项目就是很好的例子。咨询团队和实施团队,直接可以从调用已经封装好的数仓和云原生产品,模块化搭建平台。基于底层成熟的产品,他们在极短时间,就快速给绿地贸易港提供了测试的Demo。

总的来看,绿地贸易港也认为滴普科技满足了他们对复杂业务形态下的底层技术架构需求。“这套平台运维难度也下降了很多。”王奕说道。

基于数据的协同时代

显然,现有的数据库、IT架构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日益多变的业态。当下,企业服务市场需要新一代技术和打法。

资本已经率先觉醒。

在国内,高瓴创投、IDG资本、浦银国际同样看好具备独立研发技术、又具备快速迭代能力的滴普科技。

在年末,滴普科技完成了万美元A4轮融资,由浦银国际领投,老股东高瓴创投、IDG资本、五源资本、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初心资本、招商局创投、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跟投。

“企业在IaaS建设逐步完善后,将会转而

1
查看完整版本: 击穿中台,企业数字化的终极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