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基金投资体系是我的基金投资的基本逻辑,可能有些晦涩,但是值得反复研读,尤其是关于择时和择基的部分。这个投资逻辑并没有浮于表面,而是把基金投资的核心问题研究的很深、很透彻,价值绝对可以超越市场上99.9%的基金投资文章。与其花费其他时间去研读很多无效的文章,倒不如把我的投资思路研读明白,然后挑出自己不赞同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共同完善我们的投资逻辑。
一、投资的第一步就是要努力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
无论做什么投资(房产、股票、基金、期货、抑或生意),我们都必须建立一套自己的决策体系,这个体系下包含我们以后做选择时需要用到的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以后做任何决定,都必须严格遵守自己的决策体系,并根据自己的实践效果不断调整内容,直至这个决策体系科学有效。
相对于其他事情,投资更加依赖一套行之有效的决策体系。
一是因为投资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一旦决策失误,十几年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可能会蒙受重大损失,所以千万不可马虎,宁可不参与,也不能犯大错误。
二是投资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项正确的投资决定,可以为家庭及个人财富带来爆发式增长,在这方面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是值得的。
三是投资是一件非常复杂又非常煎熬的事情,你会面对无数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你也会面临人性中的许多缺点,在资产价格大跌的时候过度恐惧,在资产价格大涨的时候过度贪婪,此外你还会面临外界的批评与质疑,这些噪音都会干扰你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你若有一套自己可以信赖的决策体系,面对这些噪音,你就会有更多的主见,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定。
二、未来30年基金投资将超越房地产,成为普通人最受欢迎的投资标的。
过去20年,房价持续上涨,买房的人个人资产爆发式增长,投资收益远超自己的劳动收入。人们刚开始还对房产投资存在质疑,到后续有少部分相信并参与其中,到最后人人深信不疑,愿举三代之力购买一套房子。但是到现在,房价上涨趋势已经非常乏力。任泽平讲过一套比较有效的房价预测方法: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从这个思路看,也就一线城市及部分核心二线城市有比较好的投资价值,存在结构性机会,三四线城市买房子大概率就是个坑。但是一二线城市价格太高,一般人也承受不起。
但是未来30年,股权投资将会非常令人期待。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向好趋势一直没变,国家的经济水平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确实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任何人都不能质疑的事实。像中国这么庞大的单一市场(14亿人口),人们又变得越来越富有,这些消费群体可以形成多少伟大的消费企业,一定会推动这些龙头企业不断上涨。同时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卓有成效,科技创新步入新局面,已经涌现了一批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当这些企业变得越来越多,并且在资本市场上市,我们就可以通过购买基金,成为这些公司的股东,分享企业增长的红利。
基金投资或股票投资也需要健全的资本市场和健康的投资生态。这几年来国家建设资本市场的决心很大,逐步引入注册制,降低优秀企业上市门槛,加大财务假造的打击力度等,虽然现在离成熟的资本市场还尚远,但是已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生态,价值投资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生存土壤。公募基金在遵循价值投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会帮我们甄选优秀的公司,帮助我们成为优秀公司的股东,分享公司业绩增长带来的利润。
其实简单讲,如果我们看好中国的国运,相信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相信我们国家的优秀企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就应该坚定买入基金或者股票,分享这一伟大进程的红利。
三、想做好基金投资,必须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我们选择基金投资,就是把钱交给专业人士(也即基金经理)帮我们炒股。在炒股一般分为两个流派: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
价值投资流派就是通过财务报表、实地调研挖掘优秀的公司,然后买入该公司的股票并持有数年,当该公司的股东,并分享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带来的利润。
技术分析流派,就是通过分析实盘交易过程中的各种交易指标,短期预测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交易频率高,持股时间短。消息分析、板块轮动、题材炒作也简单归类于技术分析,这些都是寻找短期的交易机会,且必须结合技术分析才能实现。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流派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单纯地说谁更有效,谁更好,只是方法不同,交易的逻辑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交易逻辑,只要这个逻辑能够自洽,在各个环节上能讲得通,落实到炒股身上效果又比较好,那他就是一个炒股高手。
一般情况下,基金经理的资金量很大,动辄几十亿、数百亿,船大难掉头,采用技术分析寻找短期的交易机会并不现实,也不占优势。但是价值投资流派却很适合基金经理,他们有更好的经济学及财务分析功底,也可以去公司实地调研,这些优势可以帮他们更好地找到优秀的上市公司,买入公司股票并持有数月或数年,分享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红利。
搞清基金经理炒股的基本逻辑,我们就知道,我们是和基金经理一起,做价值投资,让基金经理帮我们寻找优秀的公司,我们来做这些公司的股东。我们需要长期持有基金,不会在意短期的市场波动,因为公司未来大概率长期向好,这些利润一定会反馈到股价身上,然后我们的基金就可以获得投资收益。
简单讲,我们做基金投资就是做价值投资,努力选择一支好的基金,然后长时间持有它,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我们丝毫不关心市场短期的波动,我们只关心我们的投资标的是否优秀,基金经理是否是一个靠谱的基金经理,他最近是否犯错。
四、择基
基金投资只需要做好两个事情,一是择基,即选择一支优秀的投资标的。二是择时,即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这部分先讲择基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投资小白,你可以通过以下标准来选取基金:
1.买偏股混合型基金或普通股票型基金。基金一般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商品基金、QDII基金、FOF基金等七大类。在这七大类下,还有许多细分类目,其中股票型基金中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中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最高。一般情况下,不推荐购买指数基金,也不推荐购买债权类基金。因为我们是通过购买基金来间接购买最优秀公司的股票,如果购买那些基金,就违背了我们的投资意愿。事实上,我们选择购买买偏股混合型基金或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也确实更高。
2.基金评级为四星或五星。一些机构会对基金进行评级,基金表现越好,评级越高。这些机构包括上海证券、招商证券、晨星等,他们之间针对基金的评级结果差异很小,参照任何一个机构都可以。
3.基金成立时间超过3年,且近三年该基金没有换过基金经理。我们不推荐买新基金,因为新基金刚成立时需要较长的建仓期,你的资金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进入股票市场,如果在建仓期股票市场行情很好,你就会错过行情,非常可惜。同时购买基金其实就是挑选基金经理,当一个基金经理打理一支基金超过三年时,才能从历史业绩准确客观地判断他的投资水平。
4.近三年每年的投资收益要超过同行平均水平。基金经理在这三年中,每一年的投资收益率都要高过市场平均收益率,这样才能判定该基金经理实力比较稳定,每年都能做出高于市场同行平均水平的业绩。这个数据支付宝查不到,需要用到另一个软件天天基金,或者登陆天天基金网。
5.最好购买不限定行业或者宽行业的基金。对投资小白来讲,自身对行业发展的研判是十分可笑的。因为我们是业余人员,我们既没有在那个行业工作,也没有多少投资经验保持市场敏感度,我们所认为的哪个行业比较火,其实就是道听途说或者已经发生的事实,但是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很难判断。既然不能判断,我们为什么不将权力全部交给基金经理,让基金经理不受限制地在股票市场上任意挑选最优秀的公司。
举个例子,5G在年非常火,涨势也非常好,如果你追逐热点,或者道听途说,中国正在大力发展5G,5G行业的公司一定会发展很好,购买了5G行业的基金,那么你可能就要哭了。事实上5G在年的发展遇到了问题,他的行业基金连沪深都没有跑过,更别说权益类基金了。其实管理5G基金的经理也很无奈,他也知道5G不行,但是合同规定这个就是5G基金,必须买5G行业的股票,不能买其他行业更好的股票,你说这尴尬不?
6.最好购买成立时间较长、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较大、整体业绩比较突出的基金公司的基金。基金投资不仅需要一位好的基金经理,也需要有实力的研究员和操盘手,同时大型公司的外界资源比较多,风险控制和运营管理也更规范、稳健,这些都可以帮助基金经理实现更好的业绩。关于基金公司的筛选,以后会专门发文章论述。
如果你是一个基金投资小白,你对基金或股票投资所知甚少,在寻找基金或者别人向你推荐基金时,一定要使用这六个条件去排雷。如果全部通过,那么这个基金大概率是一个比较好的基金。同时,每过一个季度要检查一下基金的业绩有没有问题,是否继续满足以上六个条件,如果不满足,就需要卖掉基金,换一只新的基金。
关于筛选基金,投资小白能做到上面六点,就已经非常好了,选出的基金也大概率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你也可以继续看,做下面的研究工作。
通过上面筛选的基金大概率是一个好基金,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它一定是一个好基金吗?或者说这个基金以前的业绩很好,那么未来它的业绩也一定好吗?这些事情很难给出确定性的答案。但是如果你具备一定的投资知识,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基金及基金经理的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就是像以上六个条件一样,有确定的数据标准,这个比较简单。但是定性研究就复杂很多,这需要通过基金经理的公开谈话、基金的季度报告、持仓股票、换手率等资料来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选股逻辑、市场观点、能力边界。如果你能理解他的投资逻辑并完全赞同他的投资方法,那么他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基金经理,如果你觉得他的逻辑有问题,或者他的投资逻辑与实际操作存在较大的出入,那就要非常小心,这种基金经理业绩比较好,可能只是运气好,后续业绩可能并不稳定。
定性研究基金经理还有一个好处是,你可以清楚知道这只基金为什么表现好,为什么表现不好,如果真的是因为市场短暂的风格转换,这个基金短期涨势并不好,但是长期大概率会变更好,那么就可以给予这个基金更多的耐心。同时,你也可能会早一些发现这个基金存在问题,然后及时调仓,不用等待更长的时间来确认这个基金是否存在问题。
五、择时
基金择时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问题,许多公募基金大佬、大型基金媒体,几乎都统一口径说基金投资应淡化择时,权益类资产波动很大,短期的择时效果很不好,希望基金投资者保持耐心,长期持有收益会更好。但是基金投资真的不需要择时吗?答案是,真的需要择时,如果不择时,你要么亏损严重,要么白白浪费牛市机会,收益率较低。
我们前面讲过,我们买基金就是做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就是淡化择时,长期持有最有价值的公司的股票,享受公司利润增长的红利。价值投资的最典型人物就是巴菲特,巴菲特说:“如果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钟”。可以看出,他几乎不做任何择时。
中国一些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也谈到基金择时的问题,刘彦春说他几乎全是满仓操作,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寻找优秀的企业身上,几乎不会通过仓位管理来控制回撤,这种效果也确实更好。他的意思是他认为择时的效果不好,不赞成择时。
那么问题来了,在基金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择时,也即短暂的卖出基金真的是错误的吗?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是巴菲特、刘彦春错了?不,他们也很正确。
投资是一门非常讲究逻辑的事情,很多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必须找到结论背后的内在原因和支撑因素,搞清事物运行的根本逻辑。下面我们就来寻找基金应该择时的根本逻辑。
买卖股票和基金的择时,大致可以分为小时间区间的择时和大时间区间的择时。
小时间区间的择时是指大概要在几天之内做一次买卖操作,寻找短期的一种交易机会。技术分析派经常进行小时间区间择时,同时,他们持有投资标的时间比较短,也就几乎不存在大时间区间择时。
大时间区间的择时是指至少要隔间数月,甚至数年的择时,也就是可能数年才进行一次择时。这种择时一般是价值投资派采用的,我所说的基金择时也就是这种大时间区间的择时。
传统的价值投资理论非常不赞成择时,因为价值投资派选取投资标的时非常小心,会做大量的调研,找出最优秀的公司,用巴菲特的话讲,就是寻找垄断性、有护城河的公司,用中国人的话讲,就是寻找核心资产。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标的,不会轻易卖出,虽然股票近期价格会存在波动,但如果股票价格将来是向上的趋势,那么我为什么要卖出我的股票呢?
巴菲特发现一家有价值的公司,就会持有很多年,不轻易卖出,除非这家公司不再优秀才会选择卖出,不关心股价的短期波动,几乎不做任何择时。这也是我们一些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不做择时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为什么提倡基金投资一定要做大时间区间的择时呢?因为中国股市不像美国股市,中国股市是一个非常极端、投机非常疯狂的市场,在熊市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投资股票,导致企业股票价格严重低估,在牛市的时候,全国老少齐上阵买股票,导致企业股票价格严重高估,大幅偏离企业本身的内在价值。
像美国那样的市场,股价虽然会波动,但是股票的价格偏离企业内在价值并不严重,这时候你去择时,获得的收益很少,胜率也不一定高。
但是中国这个市场就不一样,当股票价格处在牛市时,股票价格是严重偏离内在价值的,但是这种疯狂的状态,注定不是长久状态,它是短暂的、不正常的,以后注定要回归正常的估值,这时候你去短暂的卖出,过几个月或者一年大概率还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这种择时的胜率很高,获得的收益也非常大。
我举一个不太严谨的例子:以年牛市,贵州茅台为例。茅台是一家比较好的上市公司,如果没有牛市,茅台股价的上涨应该是红线箭头,但是由于年蓝筹股大牛市,茅台股票像其他大蓝筹股票一样,股价被热炒,股票价格严重偏离企业的内在价值,企业的股票本来只值块钱,但是股票的价格却被推到了块钱,这种偏离是不正常的,早晚还会回落。结果股灾对投资者伤害太大,居然跌得比内在价值还低。这就是牛市的疯狂与股灾的恐惧,导致股票价格偏离企业内在价值的例子。
遇到牛市这种情况,你在绿线框任何一处抛出都是合理的,因为那时候股票价格已经偏离了企业的内在价值。你说我能不能在山顶再卖出股票,你大概率是不行的,因为历史常常证明,牛市不言顶,股灾也无法准确预测,但是一旦存在疯牛,必定存在股灾,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你可以适度贪婪,但是一定要有底线,否则大跌的时候一定有你。
所以我们的基金择时就很简单,我们几乎不择时,只有在牛市的时候才择时。因为在平常的时候,企业股票价格偏离企业的内在价值的幅度不大,这时候我们如果择时,胜率就很低、收益也较小;在熊市的时候我们更不会择时卖出基金,如果发现严重低估的时候,我们还会补仓。但是一旦等到几年一度的牛市来临,股市热火朝天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择时,需要短暂地卖出基金,过个一年半载还要买回来。我以前说过,初中生就可以学会的基金择时,简单不,我有没有在骗你们!
有些投资小白,自身没有太多的投资经验,受到媒体及基金营销人员的影响,认为基金投资不应该择时,无脑定投就行,如果真的不择时,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
会出现两种情况:
如果他开始基金投资的时间较早,那么牛市结束时,他的收益很较少,因为牛市时股价会涨很高,但是牛市过后也会跌下来,如果一直持有基金,那么他就没有从这波牛市获取到任何超额收益。牛市跟他没有一点关系,他空欢喜一场。
如果他是在牛市来的时候才进行基金投资,那么牛市结束的时候他可能是巨额亏损,因为他可能买到了山顶。牛市不仅没有给他带了任何收益,还害了他。
不要以为自己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就可以万事大吉,基金经理也很无奈,基金经理是无法择时的,因为合同约束,基金经理必须持有底仓,不能全部卖出股票空仓。所以在股灾来临时基金经理就是手段通天也无法独善其身,要怪就怪我们自己不懂基金择时。
例子并不难找,最近一次牛市是年,看一下《中国基金报》年统计的这张表,触目惊心,跌幅超过55%以上的基金比比皆是,里面还有几位现在被吹上天的基金经理。
六、结尾
1.择基与择时谁更重要?
择时与择基谁更重要?一般情况下,择基更重要,但在某些特殊节点,择时比择机更重要,而且重要得多。
2.现在已经是牛市了,做价值投资的基金投资小白已经到了择时、需要卖出基金的时候,那么时候时候卖比较合适?
这个问题很复杂,一是控制自己的贪婪的人性;二是提高股市走势预判的准确性,但是预判真的很难,甚至任何人都无法准确预测。综上所述,其实现在已经可以卖了,如果想贪婪一下,问题也不大,我的方法是设定一个标准,当达到那个标准,就都卖了吧。这点是以后研究的重点,会每天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