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洪偌馨·零壹财经
上个星期,关于建设银行第一家无人银行开业的消息在朋友圈里刷屏了好久。根据官方说法,在无人银行里,智慧柜员机、VTM机、外汇兑换机以及AR、VR等互动体验区,各种自助机具承担了90%以上传统网点的现金及非现金各项业务。
说来有趣,传统银行的业务原本是靠人驱动的,但是眼下却在全面人工智能化。现在国内的各大银行如果不提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似乎就已经被时代所抛弃了。
事实上,这种发展趋势不只属于国内的银行们,最近整理Lendit峰会的资料时,我发现,美国银行业关于金融科技的布局与应用,在会上同样占据了极大的篇幅,热度大概仅次于炙手可热的区块链。
美国顶尖的银行们,如富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斯坦利都花了极大篇幅来阐述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应用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照国内银行纷纷宣布金融科技转型的趋势,想跟大家分享几点: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零售业务是此前银行受到金融科技冲击最严重的业务,因此在金融科技化的过程中,零售业务也是最先应用和改进的环节。
·国内外银行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聚焦的领域大体相同:身份识别、渠道交互、个性化推荐是主要的应用领域。只不过由于国外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状况以及消费习惯与国内存在差异,他们更加在意账户与信用管理以及支付业务的金融科技化。
·在发展方式方面,年美国银行业经历了一个重要转折——包括高盛、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在内的顶级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相对年的高点都有所减少,而将重点转移到内部孵化与建设方面。
而在国内,在银行对外投资本就受限的情况下,随着各大银行纷纷拥抱金融科技,尤其是招商银行与中国银行相继宣布每年拿出营收的1%用于金融科技研发,银行内部孵化的势头就更胜于对外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国内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而言,强监管的趋势本就使得他们的发展陷入困局,随着银行内部孵化、自主研发的推进,创业公司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越大,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和空间都在缩窄。
“零售之王”的AI之路
作为美国银行业的“零售之王”,年的一场幽灵账户丑闻使得富国银行受到了极大冲击。不过比这更严重的是,在丑闻发酵的同时,一场更大的危机也在酝酿。
由于传统经营模式高昂的运营成本以及金融科技浪潮的冲击,年初,富国银行传出裁员撤店的消息,关闭旗下个支店。当时我们还专门和大家讨论了富国银行的“危与机”(传送门:《富国银行裁员撤店银行业的“三好学生”怎么了》)
从结果上看,显然富国银行没有屈服于这场危机,而是选择拥抱金融科技,成为了一家人工智能化的银行。
在Lendit峰会上,富国银行高级执行副总裁AvidModjtabai分享了富国银行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截至到目前,富国银行拥有超过个线下网点,超过台ATM,这两个数字加起来甚至超过星巴克的线下门店数,可以为用户提供充分的服务。”Avid表示,“但与此同时,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每天会花费数小时在手机上,富国银行预计,到年,将会有亿个在线设备,这些设备和行为方式将会极大改变人们的商业模式。根据我们的统计,76%的用户正在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完成自己的银行业务流程。”
具体来看,富国银行布局金融科技的方向主要有五个:智能数据(Smarterdata)、身份管理(Next-generationIDmanagement)、无缝支付(Frictionlesspayments)、渠道交互(Transcendingchannels)以及金融科技整合(Fintechcollaboration)。
1、智能数据:在这五大方向中,Smarterdata是其他应用的基础。
Avid在演讲中强调,富国银行拥有庞大的数据量,还有交易信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用户进行更好的了解。“最早我们有这个理念,但当时我们没有技术支持。现在我们可以对每一个用户进行客制化的分析和方案定制,根据用户习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身份管理:主要是用来防范网络犯罪和反欺诈。相比于既往单一的核身方式,人脸识别等技术可以为识别用户身份提供多元化的指标,保证每一次交易的安全。
3、无缝支付:在全球去现金化的潮流下,富国银行希望能够满足用户支付过程更加简洁、流畅的需求,这也是银行进行的一次自我颠覆。
究其原因,富国银行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用户对于时效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去年年中,富国银行联合其他银行合作开发了通过社交网络实时转账的功能,年内,这个软件的个人之间转账规模已经达到亿美元,远远超过苹果公司的支付软件venmo的交易规模。
4、交互渠道:富国银行以往零售业务的优势在于大量的线下布局,但是眼下他们更注重的是不需要线下门店,也可以实现24小时的服务。此前富国银行与AppleBusinessChat合作,通过这个APP直接与消费者交流,并且开发各种API接口,为不同应用场景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5、金融科技整合:富国银行推出了一个名为Greenhouse的APP,几乎整合了以上所有的业务、功能和技术。在这个平台上,在这个平台上,人们经过身份识别,可以管理他们的借记卡、信用卡等不同账户,也可以直接进行转账到其他平台或者给其他人。更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习,平台还会给用户提供消费和理财建议,以达到用户设置的财务目标。
事实上,不只是富国银行,花旗银行也推出了一个类似的平台。其业务负责人在分享中强调,在花旗银行推出的个人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对自己的花旗银行账户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管理其他平台上的账户。
与Greenhouse的功能类似,用户也可以完成转账、设置财务目标,而平台通过对数据的学习与处理同样可以为用户提供建议。
比富国银行更进一步的是,花旗银行在这一平台上进一步搭载了社交功能,以此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与信息。
对比国内的状况来看,国外顶级银行们应用金融科技的领域与国内银行业有着高度重合,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与核身方式方面。
当然差异也是有的,国内第三方支付的盛行使得银行在这一业务上不像国外那么热情高涨。
而在账户管理方面,由于美国大多数人都有过度负债的消费习惯,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交易到底来自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循环账务是多少,因此对于负债、信用管理的需求非常迫切。相比之下,国内用户在这方面的需求还并没有那么迫切。
从投资合作到内部孵化
除了金融科技的应用方向,银行业发展金融科技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