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代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案例分析招商引资协议纠纷,怎么能提起民事
TUhjnbcbe - 2023/9/19 20:37:00
北京哪家雀斑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a_9121411.html

企业跟有关部门签订的招商引资协议是民事协议还是行*协议呢?如何来判定这类协议的类型呢?近期楹庭律所董国女律师团队接待了一位企业主,该企业也是遇到了招商引资协议纠纷的一些问题。董国女律师将通过案例来跟大家具体探讨下招商引资协议纠纷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

湖北某地开发商与当地的主管部门签订了招商引资协议,在协议中约定相关部门给企业一块几十亩的土地,供企业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另外,还做了其他的一些比较详尽的约定。在企业建设过程中,由于各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行*主体方面的原因,涉案土地始终没有进行供地,拖延了很长时间,到现在为止大概也有十多年了。

该开发商一直试图通过各种途径主张过也经常去找相关部门解决问题,但是,该问题始终都没有解决。现在该开发商想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然后遇到了一个问题,企业主来了之后,首先问的问题是像这种招商引资协议是行*协议还是民事协议?

涉及到这个问题,分析这个协议是一个行*协议还是民事协议,首先我们要看一下最高院作出的《关于审理行*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对行*协议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论述,行*协议首先是行*机关行使的行*管理职能,然后与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订立的具有行*法权利义务关系的这么一种协议。也就是说,去审查某个协议是不是行*协议,我们可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

从主体上来说,该协议起码有一方是行*机关,然后与相关的单位、个人订立的有一方的主体是行*机关。其次,协议的签订是行使了相关的行*管理职能,行使了公共服务职能,肯定是由于这种职能存在行使职责的行为。

第三,协议是具有行*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而不是普通的民事法上的权利义务。该案件中,我们所看到这份协议是关于把那个开发商引进来进行相关的投资,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协议,从协议的主体上来看,一方主体是县级行*主体,另一方就是咱们的开发商。

为什么要签订这个协议呢?实际上涉案的这块土地,要出让的这块土地是一个老的国企,已经处于亏损状态,相关部门想通过出让土地对相关的企业进行改制,把企业相关的职工安置的问题解决啊,出于这样一种考虑,然后由主管部门介入进行操作,通过在社会上去招商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通过土地出让的形式把资产处置掉。

运用处置的资产来安置国企的员工,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还会产生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先把企业的这块划拨土地先收回来,收回来之后再将这块划拨的土地通过出让的方式出让给开发商,再由开发商进行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建设,是按照这个程序进行的。

所以说,在这个协议里也包含了涉及国有资源的土地的这种土地资源的出让这种行*职能,约定了一些土地出让金如何缴纳,对于土地出让金高于土地出让价值怎么去处理等等相关的事项都做了约定。因此无论是从职权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合同上的相关的权利义务的内容上来看,都是形成了一种行*法上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判定这属于一个行*协议。

当然了,如果其他企业主也跟行*部门签订了一份协议,然后无法判断协议是一个行*协议,还是一个民事协议的,可以通过几个点去做一些简单的判断。可能有些企业主还是说通过这些没有办法判断是不是行*管理职能,是不是协议中行使了相关的行*管理职能,是不是行*法上的权利义务。

那这样的话,可以去咨询一下律师,然后让专业的律师、行*法方面的律师给作出专业的判断,然后看看是不是行*协议。为什么要判断这个呢,因为这一点对企业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在行*协议的规定里边我们也能够看出来,行*协议和民事协议道路的选择,对企业的维权是有重大的影响的。如果是民事协议,它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一种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双方也是在平等地位基础上进行的相关的协商。

因此,在审理民事协议案件过程中,我们认为只要是说协议上约定的,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一般会认定协议是有效的,而且只要没有特别确切的证据证明是显失公平的,就是特别不公平的情况下,没有其他的特别明确的证据证明受欺诈胁迫的情况下,一般会认定相关条款的合法性,会按照合同的条款然后进行相关的裁判。

但是,在行*协议中,行*协议虽然是具有双方协商的内容,但是很多的内容是行*机关单方面制定的,单方面确定的,然后在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作为行*相对方来说,去签订该协议的时候,往往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是按照条款来或者说大部分按照对方的条款来,很多是不能够协商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一个很多不能协商的条款的内容的协议,当成一个民事协议来对待,意味着协议从根本上来说,对于相对方就是不公平的。因为那些条款不是经过行*相对人同意来制定的,而是在当时制定的时候,就有一个法律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因为法律地位的不平等,就产生了条款上的权利义务的不平等。

如果按照平等的原则去进行裁判的话,就可想而知,肯定是对相关的相对方是不利的,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个案,作为行*相对方通过民事的方式去主张的,损失会比较大,所以说判断协议是民事协议还是行*协议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该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分析招商引资协议纠纷,怎么能提起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