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财帝
得零售者得天下,得财富管理者得未来。
作为过去三十年国内最优质的股份行,招商银行是整个银行的风向标。
招行是幸运的,因为它一直拥有最优秀的掌舵者,并一直创新并传承,不断拓新未来空间。
通过对“紧密型、半紧密型、疏远型”共同体的利益整合,王世祯推出“一卡通”奠定零售基础,并借此助力招行完成从0到1的突破,总资产达一千余亿。
随着银行服务边界的日益延伸和模糊化,零售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做对公,今天没饭吃。不做零售,将来没饭吃”,这句话展示了马蔚华的决心,也正是他真正奠定招行“零售之王”的基础,令招行总资产猛增至四万余亿元。
其后,田惠宇先后提出“轻型银行”和“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用了十年时间令招行总资产翻倍到了9万亿,市值也突破万亿大关。
当下,招行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任行长王良的手中,恰逢市场环境起伏,其零售与财富管理业务增长背负的压力自然也大了几分。
去年下半年市场动荡,整个银行业财富管理收入应声下跌,直到今年一季度稍稍企稳。
已披露一季度报的银行中,平安银行已通过代理保险业务的优秀表现,实现财管收入逆势增长,涨幅达4.8%;而让人不解的是,作为股份行领头羊的招行,今年一季度财富管理收入却同比减少13.25%。
与其他股份行相比,招行一如既往优秀。但在一季度业绩交流会上,招商银行部分高管过多地强调客观因素对其的影响,忽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一种「看天吃饭」的感觉。
早在年,招行就提出「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新掌舵者王良及其它高管队伍能否穿越周期,成为稳健增长的财富管理标杆,已是很多投资者的期待。
1|财富管理业绩剧烈波动
自招商银行在自招商银行在年业绩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以“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作为“十四五”期间工作主线后,其正式进入了大财富管理时代,意欲完成“轻型银行高级形态”的切换,在传统存贷款之外,寻找更多元的发展空间。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
图表显示,年一季度,由于股市低迷、信托产品频繁爆雷,招商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手续费就已出现下滑,这是招行正式进*大财富管理的第二年。其代理基金和代理信托业务下滑严重,下滑幅度分别高达58.53%和48.21%。
对比近八年数据,不难发现,代理基金、代理理财和代理信托均与市场环境呈现正相关,而作为防御资产的代理保险业务则在市场环境不友好的年份,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银行年代理理财明明下降,但是却用同口径增长替代了数据下滑的事实,颇有一番振奋士气的意味,为其进*大财富管理赛道做准备。
今年一季度,招商银行给出了一个令人颇为担忧的成绩: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91.10亿元,同比下降13.25%,并且其财富管理业务增长全线告负。
事实上,招行财富管理业务转折点早已到来。
拆解其财务报告可以看到,去年开始,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手续费近乎逐季递减,今年一季度,除了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回暖,达到了50.76亿元,其他业务收入并无明显起色。
此外,资管手续费和托管收入的表现也不如人意:资管手续费为33.35亿,同比增长2.65%;托管收入为14.44亿,同比下降11.57%。这两项业务均和大财富循环链相关。
同样的环境下,也有做的好的银行。今年一季度,平安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手续费同比正增长4.8%,而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手续费却下滑了-13.25%。
具体来看,保险收入是二者产生差异的主要部分,今年一季度平安银行的代理保险业务发力,增幅达83.80%,这在很大幅度上拉升了平安银行的财富管理手续费的整体水平。
备注:没披露财富管理手续费专项数据的银行,用代理业务收入数据代替
通过对比上述银行财富管理相关业务数据,可以发现年上述银行的财管收入均为负增长,直到今年一季度,平安银行成功逆转了负增长。
目前来看,招商银行只是随着外在环境起起伏伏,并不能做到真正的财富管理银行。
从财富管理总收入规模来看,其他股份制银行确实无法与其对比,但相较于平安银行的保险业务和兴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招行并没有显示出超越周期的能力。
2|市场负全责?
年一季度业绩交流会上,招商银行就参会人员各种问题做出回答。
作为其战略方向,财富管理业务连续两年一季度出现下滑,投资者交流会彭家文行长助理兼财务负责人表示:“目前,收入下降主要是由客户需求、风险偏好下降导致”,并多次强调“零售客群的增长、AUM的增长”。
诚然,近两年市场环境确实欠佳,但一味的将业绩的不良归罪于市场环境、“报喜不报忧”也显得招行少了几分作为大行应有的担当。
此外,彭家文口中的“等风来”,也颇有一些看市场“脸色”的意思,这与招商银行格外重视财富管理业务根本原因——“告别看天吃饭”相悖。
彭家文对投资者的回复同样颇具争议:“如果要真正用收入指标来体现的话,我认为大口径下的财富收入更能够体现财富管理。大口径收入包括什么?包括财富中收,也包括储蓄存款配置给客户的部分,储蓄存款也是有收入的。我前面介绍过,如果财富管理的中收再加上储蓄存款的收入,形成大的财富管理收入的话,我们一季度同比增长8.18%,不是负增长,是很可观的增长,但是我理解你们都是看中收。”
明显能够看出,这段话中存在含义的混淆——将利息收入和中收混合谈大财富收入。因为,手续费收入无需消耗资本金,而存款在实际营运中需要将之配置到不同的资产中去,这都是需要消耗风险资本金,彭家文的此番言论在混淆概念。
事实上,彭家文口中的大口径下的财富收入(即包括财富中收、储蓄存款配置给客户的部分)应属于资产管理,而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虽然相似,但不能等同,二者的核心逻辑存在本质差异,其追求AUM和费率的方式不同。
财富管理从客户出发,最终落脚点仍在客户,核心职能是做好客户服务,令客户获得更好的产品体验;资产管理则是从客户出发,最终落脚点在产品,核心职能是打造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好的产品服务,保证产品的可持续性收益,对产品的风险、收益、期限的匹配性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财富管理相关业务为资产管理机构带来的收入增益是多元的,除却分销费、咨询费等收入,其提供的智能投顾、投资组合建议服务为资管客户提供了额外价值,这将增强其客户粘性,提升产品竞争力,最终在管理费中得到体现。
基于此,除了早已将大财富管理作为战略目标的招行,此前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