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城市层次的划分通常采用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综合实力等因素作为考量标准。不同的标准会导致城市层级的不同,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城市层级的争议。例如,深圳市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也是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但由于人口规模等因素,没有入围国家中心城市。
重庆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虽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一线城市,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综合实力等因素,被认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因此,城市层次的划分并不是单一的标准,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和考量。
我国有一种城市分类方法,即5类7档划分法,它主要根据城市城区人口的多少来划分。在年住建部年鉴的大城市名单中,深圳市以万的城区人口成为了排名全国第3位的超大城市,这是因为深圳市的城区人口超过了万。
这种划分方法非常客观,因为它只考虑了一个指标,而且这个指标也比较易于获取和核查。因此,这种划分方法在国内几乎没有什么争议,被认为是一种纯粹而客观的标准。
深圳有数量众多的科研院所
深圳市凭借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成为了全国GDP前3位的超大城市。这离不开深圳市体量庞大的顶级科研院所的支持。
深圳市拥有众多的科研平台,例如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医学科学院、诺奖(图灵奖)实验室、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此外,深圳市还聚集了工信部深圳电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中广核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深圳研究设计院等享誉全国的科研院所。
这些科研平台和院所不仅为深圳市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支撑,也为深圳市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型人才和产业,促进了深圳市的创新发展和经济繁荣。
深圳本土企业实力更强
深圳市作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其本土企业的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些企业包括了中国平安、正威国际、华为、腾讯、万科、深投、比亚迪、顺丰等众多的世界强企业。
以及富士康、神州数码、立讯精密、阳光保险、中兴通讯、大疆、荣耀终端等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些成长于深圳的本土企业不仅是深圳这座城市的中流砥柱,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断地推动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动着深圳的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这些企业的总部和分支机构在深圳设立,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前来发展和创业,是深圳成为全球科技中心和创新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深圳的医疗实力不俗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数量成为了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评判指标。深圳市是一个年轻人占比较高的城市,但是其医疗资源发展却一点也不滞后。
目前深圳市拥有32医院,其中医院、医院、中医院、医院。
中医院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医院医院,深圳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超过11万人。
医院病床数量5.8万多张,也是珠三角地区人们,除了广州之外的又一个区域医疗中心,每年有大量的患者和家属来到深圳就医,这充分说明了深圳在医疗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发展成果。
深圳高等院校众多
深圳市在高等教育上面的实力非常强大,拥有14所普通高校,近15万在校大学生。这些高校包括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暨南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知名高校。
这些高校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他们毕业后很多都留在深圳工作,为深圳的高知识层次人口数量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深圳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
深圳是央企聚集地
现代城市的主要发展依赖于产业的聚集和发展,而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拥有众多的中央企业总部和分子公司,如中国广核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集集团、招商银行等,这些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众多人才聚集于此,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这些企业的发展也为深圳创造了大量的GDP和税收收入,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因此,深圳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家眼中的热门城市之一。
深圳市作为我国少数几个农村的城市,由于所有的城市常住和暂住人口都属于城区人口,导致深圳的城区人口比重庆、广州、成都等人口大市要多。
目前深圳的城市面积已经开始面临瓶颈,因此需要向东莞、惠州、中山等地疏解一部分的功能。虽然城市规模的扩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城市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
深圳还应该向着又大又宜居的方向发展,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