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梓开
郑重声明:本文仅通过作者百家号发布,全网维权,侵权必究。
当一个代理商准备加盟一个品牌成为其区域的经营商时,代理商心里面想的是什么呢?
作为准备招商的厂家,必须深入了解这一点,必须深入分析这一点。因为这样做了之后才会明白,作为招商的厂家,哪些工作才是高效的,哪些工作则是无效或低效的;哪些工作是重要的,而哪些工作则压根就不那么重要。同时也会知道,哪些是企业未曾考虑过的,哪些则已经考虑得太多了。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设身处地想想看,当一个代理商准备加盟某品牌时,他所想的是什么呢?
“这个产品究竟能不能卖起来?”
这个产品到底怎么样?能不能卖起来呢?
如果产品能够卖起来,那么经营的风险当然就会很小;如果产品不好卖起来,那经营的风险就高了。
为了确认产品是不是能够卖起来,代理商会一再确认价格问题,一再对比同类品牌在自己区域市场中的销售表现,会一再对比那些已经经营失败的区域产品,考虑他们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凭什么自己就能卖起来呢?所以这一定需要足够的理由。这个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什么?这个卖点能不能打动顾客,能不能形成比较大的市场?我怎么操作才能获得成功?才可能卖得更好?
很显然,代理商之所以操作一个品牌,核心就在于判断这个品牌的产品能不能在自己的区域市场卖得动。如果卖不动,那经营起来还有什么价值呢?可是还没有操作市场,怎么就能知道是不是卖得动呢?所以代理商才需要足够的信心,需要足够的信息,需要足够精准的比较,需要了解产品的性价比,需要了解产品究竟好在什么地方,需要获知自己究竟怎么卖,才能把产品卖起来。
所以,当厂家从想方设法把产品卖起来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招商,那路子肯定就是争取的了。
考虑到如何卖起来,就要考虑到销售的条件了。
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卖起来呢?
当然是市场很清晰,销售对象很明确,产品卖点得到客户认可,得到市场认可,销售通路能够快速打开,以及把产品销售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和障碍,提前都帮代理商一一想好了。
当代理商对如何卖好产品,如何实现销量具有一定信心时,代理商对加盟才会具有一定的兴趣。
“这个品牌究竟有没有发展前途?”
代理商也会考虑品牌的发展前途?当然是的!
如果品牌在代理商看来没什么前途,就算产品能卖,那也不值得去经营。
那么,代理商如何判断品牌是不是有前途呢?
这就取决于代理商看待品牌的眼光了。
代理商通常会这么看一个自己准备加盟的品牌——
品牌的名字怎么样?是不是容易记忆,是不是能得到消费者的肯定?
厂家为品牌投入了什么?投入了多少?
厂家投入越多,那么代理商对品牌的信心通常就会越足;而厂家的投入如果偏低,那么代理商对品牌的信心就会比较缺乏。
厂家对品牌的投入,包括对品牌的包装、包括对品牌展厅的包装,包括对品牌整体设计的重视,包括在线上线下的宣传,也包括对于品牌未来的规划,即在不远的未来,品牌会成为什么,会成就什么?这一点如何来得到相应的证实?
厂家的实力对品牌的未来影响很大,因此代理商会顺带关心厂家的实力;
厂家的老板思路对品牌的未来影响很大,因此代理商会顺带关心老板的思路问题;
厂家是否具有系统化的品牌成就思维直接影响到品牌的成就,因此代理商也会关心厂家的销售团队问题;
厂家的技术研发对品牌以后的生存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技术研发方面如何代理商也照样会关心。
有了好的产品,有了能给人以信心和鼓舞的品牌,代理商才会有较高的加盟欲望。
那么,代理商还会关心什么问题呢?
“这个厂家的支持力度怎么样呢?”
当代理商认为产品不错、品牌也还可以的时候,就会考虑厂家的支持力度怎么样。
每个厂家都有其不同的销售支持政策,而代理商想要的则是相对来说对自己最为有利,最能节约自己费用投入的支持力度。
当代理商准备经营并操作某款产品时,他总会货比三家,甚至货比五家的。
正是因为有了比较,代理商才会在选择的时候左顾右盼,瞻前顾后。
如果代理商的确看上了企业的产品,那么他也许不会特别计较厂家的支持政策,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毕竟产品好卖才是最主要的经营因素。
但是如果代理商看了好几个厂家,综合比较之后都觉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开始计较不同厂家的支持政策究竟如何。当然代理商会想选用对他最为有利的政策。
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准备加盟,而且确实有一定兴趣的代理商,开始和我们讨价还价,开始要求这个要求那个。之所以这样,是他在进行比较,顺道做一点针对企业的压力测试,看看在自己的努力下,企业会不会适当放低身段,哪怕在他这里不赚钱,也要和他成交。
当然,企业也会算账,也会衡量,也会综合评估。
想让我给你一个最好的条件,想让我适应你的要求?那么,你准备投入多少钱来经营我的产品呢?
嗯,代理商的确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我拿多少钱来投入加盟才是合适的呢?”
代理商总会在充分评估之后,选择一个自认为最合适的厂家来加盟。
如果代理商对产品、品牌和支持政策比较满意,那么就会接着考虑自己究竟投入多少才是合适的。
虽然不同厂家都有其不同的要求的,但是代理商考虑的往往是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
当代理商可投入的资金比较多的时候,厂家的加盟要求和条件就变得无所谓了。但是,当代理商可投入的资金没有那么多的时候,厂家的加盟要求总会被代理商打折扣。
反正无论如何,只要代理商还没有签订合同,只要代理商还没有把款项转给厂家,那么代理商就是占据主动地位的一方。
站在厂家立场,当然希望代理商开始投入得越多越好。但是这方面引导的有效性,取决于代理商所准备的资金投入量。大多数代理商既想要找到好项目,又想要以最低的投入来获取到项目的经营权。而且事实上他们的确也没有完全准备好那么多的钱。
既然没有准备好,那么他们这是干嘛来了呢?
因为他们有时候也在碰运气嘛。说不定会有那个傻傻的厂家,愿意对代理商做特别大的支持嘛。而且很多厂家,其实是预留了代理商无门槛经营的条件的。(M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