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获悉,中心产权交易部按照“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以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为抓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实现了遵义市国有产权处置“一网通办”“应进必进”。
6月15日,在刚刚上线运行的遵义市国有产权电子交易系统内,遵义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公务用车通过远程异地电子竞价,以2.5万元为起始价,经过63次报价,最终以4.12万元成交,溢价率为64.8%,该项目的顺利成交标志着遵义市国有产权处置从此进入了全流程电子化时代。
8月,赤水市天台镇人民政府不动产转让、赤水市人民检察院和投资促进局公务车辆处置等项目也陆续进入平台,通过远程电子竞价进行交易,这结束了遵义中心城区以外县市无国有产权项目进场交易的历史记录,国有产权“应进必进”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据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从八个方面推动形成规则统一、公平公正、开放透明、高效便捷的黔川渝结合部区域性线上产权交易市场。
国有产权处置依托产权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实现全线上交易。项目进场受理、公告发布、投标(竞买)、保证金缴纳与退付、进场交易证明书办理全流程、各环节“一网通办”,达到了“一次都不跑”,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拓宽平台覆盖范围,推动所有交易进平台。从交易标的物种类属性上看,进场交易项目从传统的公务用车处置、不动产招租正逐步拓展到公用设施户外广告使用权、燃气等特定行业特许经营权、司法诉讼资产、罚没资产和国有企业招商合资等项目;从空间上看,解决了由于标的物价值小,无代理机构办理或者标的物线下交易方式难以突破属地限制等原因导致无法进场交易的历史性、现实性难题。
精简办事材料、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限。进场受理时一般只要求提供3项基础材料,即转让方案、评估或审计报告以及项目处置批复文件;项目从进场到交易完毕只需5个办理环节,每一环节无需现场办理,每一环节提交申请后均可在1小时内办结。
交易信息全过程公开,交易过程公开透明。产权项目交易文件随交易公告一并对外公开,潜在参与者可在公告附件中查看交易文件,新版交易公告披露信息更加全面、清晰,出让人、代理机构和监督方均可在线实时查看电子竞价过程和报价记录。交易数据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动态留痕,减少人为干预,监督更加数字化、智慧化。
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过去主要依靠线下传统拍卖方式处置产权项目转变为招标、挂牌、远程异地电子竞价、竞争性磋商、拍卖等多种处置方式并存,根据不同项目要求和特点选择不同处置方式,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资产处置更加灵活、便捷、高效。
加强风险管控、强化源头治理。为确保产权标的物权属清晰,处置有据,产权交易部在进场受理前一次性告知项目实施主体及其代理机构所需材料;为规范交易标的物信息披露,确保电子竞价顺利交易,产权交易部推出了范本化的交易公告和交易文件;为确保竞买人保证金安全,减少保证金占用时间,已实现产权项目保证金代收代退;为保护竞买人私人信息,避免人为干扰,实现参与主体平等竞争,公平竞价,竞买人名单在电子竞价开始之前对所有人均处于保密状态;为应对交易过程突发情况已经草拟出《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产权项目网上交易应急处置办发》,目前正在修订过程中。
完善平台制度,实现标准化服务。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