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发达国家上市企业,我国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都较低,且低于公认的理论范围40%至60%,债务融资不足、股权融资较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太低,会造成财务资源的浪费,太高容易触发财务风险。
作为白酒上市企业的“后浪”,青稞股份公司自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以来,扎根青海,深耕青稞酒这一白酒的细分领域,年年初至今,受疫情及外围环境影响,青稞股份公司销售下滑,股价下跌,经营受到重创。企业面临严峻的财务和经营风险。当前,青稞股份公司亟需一场由内而外的改革,提升企业价值。
一、酒林奇葩
青稞股份公司于年1月成立,注册资本4.5亿元,经过不到7年时间,完成了国有股份退出,并于年12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青青稞酒。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白酒研发、生产、销售,是拥有数千余职工的是民营企业。
青稞股份主打产品“互助青稞酒”因地得名,因此也被评为原产地地理保护产品、国家级驰名商标和青稞酒之源等。企业年产5万吨,是国内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也是西北地区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
企业从事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原料的酒品产、供、销全产业链经营。因其独具地方特色的酿酒原料、配料,悠久的酿酒历史,被国内外酿酒界誉为“酒林奇葩”。
企业紧跟现代商业发展模式,通过科技为销售赋能,打造“白酒+互联网”的营销方案。通过与中酒等大型连锁零售商超交互式营销,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的转型发展模式,在日新月异的市场中不断摸索新的商业模式。
企业生产所需物资中,青稞、谷糠等主要依赖当地农产品市场,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酒瓶、酒盒等材料采用合格供应商名录制度,通过对供应商的货源质量、价格、应变能力、物流、交货期等合作内容定期回溯并更新,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一惯性。
这种传统的采购模式优点是可根据日常经营灵活调整上游供应商,缺点是购产销脱节,企业在各生产环节容易产生时滞。在市场供需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及时调整经营状态。
在生产环节,采用传统的以销定产的模式,生产受销售市场影响大,相较于订单定产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受地缘影响,企业销售主场是西北五省,其中青海、甘肃、宁夏和西藏销售额占比较大,在这些地区企业采用全部控制定价的直销模式。其他市场实行半控价的代理模式,销售货款的结算方式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
市场扩张期,企业主要采用赊销模式扩大营业收入。市场紧缩期,则采用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保障资金充裕和减少坏账发生。
二、股权较为集中
年,集团公司华实科技通过引进福建劲达、北京天同、浙江联泰、津博、深圳嘉木等战略投资者,将青稞股份公司重新包装。
通过股权结构不断的调整,国有股权逐步退出,最终实现了民营资本%控股,但华实科技和法人李银会仍为最大的股东。
年-年,第一大股东华实科技公司的持股比例始终保持在65%以上,年略有下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1.41%,而法人李银会持有华实科技95.5%股权,所以李银会穿透持有青稞股份公司58.65%的股权。青稞股份公司年-年的第一大股东是华实科技,持股比例在60%至65%。
股权集中的优点对成长期的企业更为明显,即“船小好调头”、“集中力量办大事”等,即大股东对企业决策效率高,缺点也很明显,对大股东的管理能力依赖性较强。理论上,对以上正反两种影响总结为利益协同和利益侵效应。
一方面,因为控股股东有更大份额的收益要求权,所有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管理更有动力,有助于减少股权分散企业中容易出现的“搭便车”问题。并且,出现委托代理矛盾时,大股东可以将管理层撤换,保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害,产生利益协同效应。
而当出现大股东的利益和企业其他股东及利益相关者不一致时,大股东和管理层就会出现代理冲突,产生代理成本。如果缺乏外部干涉,大股东以其股权绝对优势,为保证自己利益,会以牺牲其他股东的利益为代价,产生股权的侵占效应。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吸引其他资源型股权有利于企业不断升级,适应市场竞争。
三、发展受困
青稞股份公司曾在年通过母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1.5亿元,这也是企业第一次在公开市场亮相,效果良好。但受限于企业所在地区评级下滑和公开市场融资政策多变,信用和风险溢价不断推高,企业放弃了后续直接融资,受限于债务融资渠道和产品,企业债务融资之路举步维艰,这是造成青稞股份公司债务融资不足的重要原因。
青稞股份公司地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有多年的互助酒生产历史,在西北地区清香型白酒领域的占有率很高。当地政策为保护和发扬光大青稞酒品牌,在企业设立文化和旅游点,并经常邀请企业参加青海走向全国和世界的宣传活动。
加上有民营、涉农、上市企业等财政专项补贴资金,一直以来,企业每年都会收到来自政府的短期资金补助。
根据青稞股份公司年年报显示,年青稞股份公司共得到政府补助万元,包括品牌推广、招商引资、人才专项经费等短期资金补贴。但是一直以来,缺乏政策性长期建设资金和长期财政资金补贴。加上长期债务融资不足,使得企业长期资金压力较大,客观上对债务融资的需求更为迫切。
长期以来,企业没有合规的战略投资者,企业经营模式较为陈旧。在白酒行业“一超多强”的竞争环境下,市场调研不足、产销脱节、产品更新换代滞后加速了企业的经营困境。
年,企业营业利润0.5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65%,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67%。加上监事辞职、换任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层变动影响,青稞股份公司股价波动较大。企业想在成熟的白酒行业提高市场份额,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改进措施
受企业文化、当地地缘经济等影响,青稞股份公司相比其他上市公司而言融资渠道较窄,基本上都为权益融资和内源融资。在央行多次降息的背景下,债务融资成本处在下降通道,从国家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来看,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利息负担将减轻。
在直接融资方面,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借助青海省股交中心推动债转股等资本运作模式,调整权益和负债资本结构;积极对接政府牵头发起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吸引社会风险资金支持,放大企业债务融资杠杆和收益。
在间接融资方面,结合青稞股份公司“专精特新”的资产特征,对接金融机构的个性化融资方案,区分无形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价值。
优化债务资本结构,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调减短期负债,另一方面通过加速长期负债积累,增加整体债务融资。企业流动负债中商业信用占比较大,一般商业信用比例过高会影响公司稳定性。根据企业当前实际,可以通过妥善处理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的关系,付款方式由赊购逐渐调整为付现减少商业信用,进而减少短期负债。
青稞股份公司股权集中,实际控制人持有大比例股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营,降低了企业效率。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小板上市优势。通过权益资本操作,在确保大股东控股权的前提下,提高股权价值,提高资产负债率,完善法人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
近年来,随着白酒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的深度调整,加上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化,为应对市场的波动,赊销模式成为白酒企业促进销售的主要手段,以此来巩固市场。虽然在应收账款属于资产,但由于有计提减值准备的可能,因此,该类资产账面价值有下降风险。
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和控制,集体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可以有效降低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风险或不良影响。从企业自身来讲,可以通过对不同信用级别客户建立台账,适时更新并评估各类应收账款坏账的可能,并计提减值准备。
对优质下游客户,可以增加赊销比重,以扩大销售规模,同时该类企业的应收账款可以作为向银行进行债务融资申请的优质抵押资产,既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又可以降低赊销风险。
小结
随着国家把白酒产业从限制类产业中去掉,白酒行业将会迎来又一个发展高潮,这将会是青稞股份公司下一个发展风口。未雨绸缪,调整资本结构,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必修课。
调整资本结构需要挖掘企业自身发展动力,更需要借助资本市场之力,实现杠杆式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将资本结构流量优化与存量优化结合,与公司治理结合,与企业发展愿景结合。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做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调整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