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自视觉中国
0年,国际局势多变,美联储加息持续,全球股市哀嚎,纽约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新股募资额爆降九成,港股IPO募资额骤降七成,纳斯达克指数全球表现最差,年内累计下跌.1%,香港恒生指数全年累计下跌15.5%。转机在年末出现,11月、1月,市场信心回升,港股迎来强劲反弹,恒指在两个月里累计涨幅达4.7%,从而带动全年跌幅收窄。目前,港股整体仍在历史较低估值水准。
为了让上市公司、投资者更加了解港股市,日前,由沙利文捷利(深圳)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捷利交易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有限公司、头豹国际有限公司、路演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今日投资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钛媒体共同出品的《0年香港IPO市场及二级市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
白皮书全方位回顾了0年港股IPO市场的表现,将IPO按行业、地域、月份做了分类对比,并梳理分析了发行前、中、后期数据。针对0年港股二级市场已上市公司,白皮书从成交数据、回购数据等多个维度描摹了整个市场的交易走势。
展望0年,白皮书指出,香港作为目前亚洲最大的新经济及生物科技上市中心,目前还处于股市估值历史低位,这带来了绝好的抄底机会,而随着国内经济复苏、美元流动性增强,以及互联互通股票标范围的扩大,港股市场未来可期。
此外,白皮书还发布了0年港股新股中介榜单、0年港股新股上市公司榜单、0年港股二级市场上市公司榜单三大榜单。
结合过往一年的各项市场数据,白皮书对港股市场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钛媒体APP将对本次发布的白皮书展开深入解读。
0港股IPO市场
下半年新股活跃,中概股回归潮继续
0年,全球新股市场低迷,港美A三地共有86家新股上市,其中美股IPO募资总额同比下降约90%,香港新股市场同样疲软,累计募资总额.7亿港元,同比下降68%。
不过区分来看,港股市场上半年仅7只新股,下半年新股活跃度开始上升,多达6只新股,仅1月就有1只新股上市,这带动了全年IPO上市宗数仅同比下降8%。募资总额降幅远大于上市宗数降幅的主要原因是,0年港股市场缺乏大型IPO。
0年,香港股市共有90只新股,75宗来自IPO上市,另有5家为SPAC上市,9家介绍上市,1家GEM转主板。
0年,港股新股市场有三大特点:第一,中概股回归潮继续,年内有11只新股为中概股回归港股上市;第二,来自医疗保健行业新股数量最多,达到只;第三,上市新股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其中北京、广东、上海数量最多。
发行前无奈折价、发行中认购难足额、发行后不温不火
就港股新股发行前数据来看,因为市场低迷,越来越多的公司只能无奈选择折价发行,0年这一比例为5.5%。在这一年,新股上市“流行”多次递表,多达1只新股递表次以上,美皓集团更是递表6次才终获上市。一般来说,首次递表时间和上市日期相隔越长,上市的成本也会越高。
在75宗IPO上市新股中,中国中免市值最大,为47亿港元。0年,港股IPO新股中市值在亿港元上方的仅有家,市值在50亿港元下方的有5家,大小市值IPO新股数据均不及00年、01年。
0年,香港IPO新股全球发行比例平均值为1.49%,同比减少6.1%,新股整体采取缩量发行,这也意味着募集越来越少,除受到二级市场投资情绪变化影响外,还与企业自身业务发展规划以及市值管理密切相关。
新股数量大跌,超大规模和大型新股上市宗数锐减等原因,令港市全年融资额大幅缩减。对比来看,00年至0年,港股募集资金超大规模新股分别有10只、7只、只。
资本市场并不活跃,这在新股认购上就有所表现。
0年香港IPO上市新股公开配售平均认购倍数为10.86倍,招股前几天的认购常常难以足额,如阳光保险、零跑汽车、中创新航等近9只新股都未足额,全年超购倍的仅有数科集团1只新股。全年认购人次同比大幅减少97%至5.4万人次,其中心泰医疗认购人数最少,仅录得人认购。
券商方面,0年共0家券商提供了新股认购孖展,富途证券放出孖展最多,共56.5亿港元,前四大孖展券商还有辉立证券、华盛证券、招银国际。
在新股发行越来越艰难的时期,基石投资者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0年,有51只港股新股有基石参与,占比高达68%,基石累计投资金额近70亿港元,同比下滑54.1%。回顾过去,年至0年,公司上市数逐年下滑,但拥有基石的公司数未随新上市公司数的下滑而下滑。
到了发行后阶段,按行业划分,0个行业中暗盘上涨行业、下跌行业各有10个,食品饮料、影视传媒及建筑平均涨幅居于前三;首日平均上涨的行业有7个,下跌的8个,原材料、影视传媒及医疗保健平均涨幅居于前三。综合来看,影视传媒行业发行后表现较为稳定。
延长时间,截至0年末,75家IPO新股中,依旧保持上涨的有家,下跌51家,润歌互动、中国石墨、飞天云动为累计涨幅前三的公司,多想云、润万德-B、快狗打车为累计跌幅前三的公司。根据上涨时间分布,多数上涨的公司在下半年上市,这也在侧面反映0年上半年新股市场表现较差,而下半年开始好转。
中金公司引领保荐业务,沙利文行业顾问占有率第一
各类中介机构在IPO中举足轻重,包括为新申请人筹备上市事宜的保荐人、稳定新股上市后股价的稳价人、帮助发行人发行股票的承销商、负责审核公司的财务记录和状况的核数师、为企业提供尽职调查等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以及行业顾问。
0年,有5家券商作为首席保荐机构参与到75家港股IPO新上市公司的保荐工作,其中,中金公司参与IPO数量达0家,排名第一,项目参与率40%,其次是参与了10家IPO的摩根士丹利,项目参与率降至1.%。近年来,摩根士丹利曾与中金公司并驾齐驱,近年来,中金公司已经独占鳌头。
过去一年,0家券商作为稳价人参与港股新股上市公司的发行,中金公司参与14宗,摩根士丹利参与9宗;家券商作为承销商参与港股新股上市公司的发行,富途证券最多,为9宗IPO承销,中金次之,为宗IPO承销;8家会计事务所为港股IPO新上市公司提供审计业务,罗兵咸永道以8宗位居第一,安永以4家位居第二;86家律师事务所为港股IPO新上市公司提供法律服务,万普达、竞天公诚均服务17家,通商服务1家;7家行业顾问所为港股新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最多的是弗若斯特沙利文,参与了48家公司的发行,市场占有率高达64%。
0港股二级市场
年末两月迎来反弹,带动市场全年跌幅收窄
香港恒生指数在0开年后就连续下跌,在10月底曾跌破点,创年以来新低,但11月开始港股市场迎来转变,带动全年跌幅大幅收窄。截至0年末,港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总数达到家,同比增加了5家,主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7家,创业板(GEM)上市公司数量达到40家。
上市公司总市值从年的万亿港元增至0年末的49.8万亿港元。恒指年底收于.41点,前10个月遭遇重挫,11月、1月累计涨幅4.7%。虽经历两个月的反弹,但恒指全年仍累计下跌15.5%,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总市值的增长。此外,恒生国企、恒生科技、红筹指数及恒生综指0年分别累计下跌18.6%、7.%、5.%及18%。
不过放眼全球来看,港股市场并非“孤独下坠”。0年,在内地市场,创业板指表示全球倒数,累计跌幅9.4%,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分别下跌15.1%、5.9%;在美国市场,纳斯达克指数表现全球最差,累计下跌.1%,道琼斯指数、标普指数分别累计下跌8.8%、19.4%。全球主要证券市场中,仅印度、新加坡及英国市场取得正涨幅。
从港股市值出发,前五百大公司涵盖了90%以上的市值,年末市值超过1万亿港元的上市公司共有8家,分别为腾讯、阿里巴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招商银行、美团、友邦保险。亿港元市值一下的上市公司共有家。
比之过去0年,当前的港股市场变化巨大,曾经,金融股和地产股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随着科技公司的涌入,科技股已经逐渐成为港股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内地上市公司数量为家,占港股总数的4.8%,占港股总市值的比例达到75.%,其中广东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45家。
分行业来看,0年能源业和电讯业分别累计上涨17.%、6.9%,除此之外,港股普遍下跌,工业录得跌幅最大,达到7.9%,而资讯科技、地产建筑业以及医疗保健业已经连续两年表现不佳,是港股历史性回撤的“主要受损者”。
日成交数据列历史第三高,流动性问题刺痛小市值公司
在0年的46个港股交易日中,累计成交金额为8万亿港元,成交金额最多的行业主要包括资讯科技业、可选消费业及金融业。0年港股日均成交金额为.9亿元,相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位列历史第三高水平。
对港股市场来说,老生常谈的流动性问题在0年再次刺痛市场,8月、9月是最“黑暗”的两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额分别为9亿港元、98亿港元,下降显著。
在此情况之下,市场交易会更加集中在大型股票上,直接导致恒指成份意外的其他中小企业流动性紧缺情况加剧,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活动。0年全年累计成交额小于10亿港元的公司达亿元,不足1亿港元的有17家,也就是说有超过7成的上市公司年成交额小于10亿港元,半数以上年成交额小于1亿港元。
可喜的是,将时间线拉长,年至今,港股的日均成交及总成交呈上升趋势,01年7月7日创新高达到亿港元。这得益于沪港通、深港通接连开通,互联互通为市场引来了“活水”,港股通8年累计成交额超0万亿港元。此外,港交所在持续改良上市规则,A股也在发布期货指数。
在港股市场,存仓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股东为出售做准备,一般而言,上市的新股存仓占比较大。0年上市的新股中,艾美疫苗、洪九果品、阳光保险、上美股份等公司全年累计存仓占比均超90%,其中阳光保险存仓次数达11次;非0年上市的新股中,复兴旅游文化、雍禾医疗、圣诺医药-B等公司累计存仓占比均超60%,其中圣诺医药-B发生存仓19次。
相关公司在出现较大股数的存仓之后,容易出现股价异常波动。对于超大市值公司而言,虽然存仓比例不高,但所涉股份市值不小,即便只有个位数存仓占比,也有可能对公司股价形成较大的压力。
存仓数据之外,转仓数据也是跟踪上市公司股东的重要数据。0你那港股上市公司共发生次存仓记录和次转仓记录,市值大于50亿亿港元的上市公司中,思派健康共发生40次转仓,次数最多。
前述数据之外,沽空交易是港股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来源,沽空率与大盘指数呈反相关的关系。过去10年,港股大市平均沽空率在15%上下波动,0年的平均沽空率为17.4%。
0年,港股大幅回撤,在市场非理性杀跌过程中,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会选择大量回购公司股票,在恒指大幅下挫的8、9、10月,港股市场的回购动作最密集。而腾讯已经成为0年港股市场的回购王,年内累计回购上百次,金额达4亿港元。
按行业来看,医疗保健业、软件服务业、地产行业是港股市场回购公司数量最多的行业,分别为7家、8家及4家,而腾讯、友邦保险所在的咨询科技业及金融业则是回购金额最靠前的,分别为61.1亿港元、79.亿港元。
机构股东方面,可以分为传统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主权基金、VC/PE、其他公司实体等几种。根据0年港股机构股东数据,养老基金偏好长期稳健增值的上市公司,保险公司青睐高分红的金融、能源领域,主权基金注重长期投资价值,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