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救助资金,5架飞机的物资,3医院,7医院……武汉陷入疫情之时,有这样一个“疯狂”的湖北人,在抗疫时分,以这种驰援方式将对家乡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是湖北首富阎志,来自大别山深处的小镇孩子,仅靠自己卓越的个人能力,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
小镇文艺青年,不甘平凡勇闯天涯
年的7月,大别山深处小镇上传出了响亮的婴儿哭啼声,阎志就这样降生在已有五个孩子的普通家庭中,父亲是林业站内的普通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操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偶尔会接一些绣活赚钱贴补家用。
抚养六个孩子的重担全在父亲的肩上,可林业站的福利待遇再好,承担这样一大家子的开销,明显显得十分的吃力。
少年阎志还不知生活的愁滋味,在父母和姐姐的呵护下,他平安顺遂地成长为了小镇上有名的“文艺青年”。
他喜欢读书,还爱写诗。为了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不惜辗转数里去搜寻。他还在学校创立起文学社,和大家伙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写诗后相互传颂,他的才华老师和同学们都有目共睹。
可在阎志刚迈入青春期时,父母双双患病,让这个家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生活下去,他辍学进入父亲曾工作的林业站,打工糊口。
即使是每天要应付繁忙的工作,阎志也没有停止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周围的同事从不理解他,在他们眼中文学是填不饱肚子的。
只有阎志每天固执地重复写作投稿,17岁那年他终于在县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而18岁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风云》。
靠着稿费阎志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面世,他的名气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响亮,在作协的强烈邀请下他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而此时他也被林业局看到,直接调任,更因为他的文学造诣深厚,来到黄冈后直接成为当地文联的一员,他的爱好为他带来了财富、地位和名气。
可阎志从来不是个贪图安逸的人,二十出头的他并不想被困在原地一辈子,他萌生了辞职的想法,即使黄冈文联百般挽留,他依然辞去了工作来到了武汉,并靠着自己的才华找到了新的工作。
可阎志来到武汉不是想重复之前的生活,而此时整个文学的大环境也不是很好,于是他用自己出书的钱开始了“商业帝国”的探索。
以经验和头脑做桨,用果断和勇敢做帆
阎志在经商前曾经担任过一段时间财经新闻的记者和编辑,这份工作为他积累下了深厚的经济背景和一定的人脉。
他并没有盲目地进行投资,人云亦云地跟风瞎做,反而是以清醒的头脑,审视了当时整个中国的大环境,而后他果断地选择了当时前景较好的广告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将自己第一家公司命名为“卓尔”,经过实地考察租下来一间面积合理租金相对便宜的小楼创业,才起步的“卓尔”老板加上员工也才三个人而已,但这年的阎志也同样只有24岁,他能够负担得起失败,他也还有闯出一番天地的干劲。
本来从事文学工作的阎志生活中更多的是诗和远方,如今进入“商业”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创业初期他常常抱着厚厚的《公司法解读》细细地琢磨,摸索中避开开公司的诸多陷阱,在这期间他同样在考察着市场。
当时国内的影音行业迅速崛起,娱乐业空前繁荣,VCD成为火爆热词,他瞄准了这个产业的空缺。
打造出了《VCD周刊》,因为其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很快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一些国产电器品牌都找上门,“卓尔”也顺势将自己推出去,成为了八大主流厂商的区域广告代理商。
为了将“卓尔”做起来,阎志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全部的家当,黄天不负有心人,26岁的阎志已经拥有了一家成熟的广告代理公司,放眼整个湖北找不到第二家能与“卓尔”并称的广告代理公司。
阎志并未就当前取得的成就而止步不前,他看到了“卓尔”的机遇,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
他知道如果“卓尔”仅看到眼前的利益就此止步不前的话,自己的创业可能就此画上句号,只有调转船头才有可能迎来更大的天地。
汉口北基地三大市场,一跃成为湖北首富
当时的“卓尔”在广告业的发展正如日中天,面对阎志提出的转型要求,公司上下更多的人是不赞成的。
但阎志毅然决然地开始的探索,他涉猎多个产业,整整三年都未找到出路,直到他想改善自家办公环境,决定自建办公楼,才让他真正发现商机。此时中国的房地产正在起步,腾飞时刻指日可待。
年阎志提出卓尔社区的设想,将企业配套服务一一囊括其中,因为该设想贴合当时社会的需求,卓尔社区一炮而红。
一年后,阎志提出在汉口北“建设轻纺织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集群”的建议,在实地考察全国多家商贸城后,他将自己上亿的身家加举债拿下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他的人生迈向了下一个篇章。
年阎志的汉口北基地三大市场开盘招商,仅用半个月汉口北基地的商铺销售一空。之后,由于此地的商铺集中,又开始举办汉口北商品交易会,这就是如今汉交会的伊始。
靠着发展实业,年阎志不仅将曾今的债务全部结清,并且累计了亿的资产,一跃成为了湖北首富。
如今的阎志再不见当初的少年意气,他拥有卓尔智能、中国通商集团、兰亭集势、汉商集团、华中数据等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阎志的身家已达亿,但他依然保有对文学的热爱,不仅还写诗,甚至出版了自己的长篇小说。在取得财富的同时,阎志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