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产品”王老吉和“金戈”早已呈现疲软态势,一度想要通过“白云山”、“王老吉”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白云山也开始“卖”商标了。“贴牌”乱象频现,白云山从中一年又能“躺赚”多少钱?
凉茶也“凉”了的白云山,开始“卖”起了商标。
近期,全国多地频出白云山旗下贴牌产品引发虚假宣传、涉嫌传销的事件,尽管白云山一纸公告撇清并“保全”自己的“现金奶牛”王老吉,但白云山爱“贴牌”,已是不争的事实。
曾今左手“金戈”,右手王老吉的白云山,靠着两大“拳头产品”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而如今,一面是“金戈”的集采出局,一面是王老吉凉茶市场的逐渐低迷,寻求利润增长点的白云山便开始打起了“贴牌”的主意。
年,白云山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州创赢成了白云山指定品牌运营业务的“贴牌公司”,而成立仅三年不到的广州创赢在今年一月就因贴牌产品“王老吉哔嗨啤”涉嫌传销吃上了官司。
而在年财报中,白云山也首次“隐现”广州创赢的营业收入,据老虎财经估算,白云山仅靠“贴牌”“躺赚”的金额或达1.27亿元。
回顾A股市场,近些年来,选择贴牌的老字号不胜枚举,前有汾酒、同仁堂,后有仁和、南极人,究其原因都是资本的逐利性及公司主营业务的“瓶颈期”。
爱“贴牌”的白云山
“无需保证金,一车一仓库就能做代理”
近期,“王老吉被指割韭菜”的词条频上热搜,而起因是不少招商公司以"广药集团大健康全国运营中心"、"王老吉总部"为宣传噱头,并以明星代言、高额返利、专业运营团队等承诺,引诱各地投资人签署代理合同,不少代理商被骗的倾家荡产。
据相关媒体报道,当前,市面上有20余家打着“王老吉”名头的招商公司在被代理商维权,并且维权中,一些公司出现注销、更改名称,甚至“跑路”的现象。
五花八门的王老吉贴牌品牌让一众商家“着了道”。
多个代理商想讨要说法之际,广药集团一纸声明表示:巿场上陆续出现多家公司以“王老吉运营中心”的名义,误导商户以为该类企业是广药集团相关联的企业。该类公司与广药集团无任何隶属关系,已向执法部门报案,并成立了专门的打假工作组配合相关部门予以查处。
虽然白云山撇清自身和“贴牌”王老吉的嫌疑,但近年来,白云山旗下子公司因贴牌衍生出来的麻烦事不在少数。
在年,一款名为王老吉“吉悠”的植物饮料曾因涉嫌传销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广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当时回应称,广药集团与“吉悠”不存在任何关系,并表示“吉悠与王老吉的关系是假冒的,从未授权使用王老吉商标。
但在广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