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记者陈博4月末,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蛇口”)收购中航善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善达”)22.35%股权终于尘埃落定。同一天,招商蛇口旗下的招商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物业”)向中航善达转让%股权。
两家央企旗下的物业平台整合到一起,一方面,整体规模可以得到扩张,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强强联合;另一方面,招商物业也顺利进入资本市场。
招商物业并非孤例,在摘牌新三板仅5天,保利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物业”)也宣布将赴港交所主办上市。经济观察报获悉,保利物业计划并购港联不动产服务(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联不动产”),目前陆续收购港联不动产的股权。
在招商物业、保利物业之前,这两三年来,已经上市的一批物业公司收并购动作迭起,物业市场上热闹非凡。观点指数发布的中国物业服务企业TOP30报告显示,年以来,部分主要物业公司典型的收并购就达到30余宗。
收并购可以是“跑马圈地”的一条捷径,也可以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故事,抑或是延伸服务领域边际的一种方式。无论怀抱何种目的,对于物业公司而言,收并购都是一块跳板。然而,伴随着标的的资产价格水涨船高,高投入低盈利的逻辑也正在逼使利润水平不高的物业公司放缓步伐。
登陆资本市场
距离招商蛇口发出提示性公告半个月后,4月28日,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国际”)公告称,已于4月26日与招商蛇口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同意以8.95元/股、总代价约13.34亿元向招商蛇口转让中航善达约1.49亿股A股,相当于中航善达已发行股本的22.35%。股权转让之后,中航国际不再持有中航善达的任何股权。
同一天,中航善达的公告也新鲜“出炉”,拟发行股份收购招商蛇口及其全资子公司持有的招商物业%股权,发行价格为7.90元/股。4月29日上午中航善达复牌。
中航善达是目前A股两家物业上市公司之一,这意味着,尚未上市的招商物业将通过此次收购获得一个对接资本市场的平台。“很多房地产上市公司都希望获得一个很好的物业管理平台,中航善达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中航善达与招商蛇口的整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招商蛇口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宁告诉经济观察报,一旦此次交易成功,招商物业将成为中航善达的一部分,相当于顺利登陆资本市场。
借助收购、兼并等动作实现在资本市场上“抢滩”,这是未上市物业公司常走的一步棋。“有收并购意图的物业公司,一般是奔着上市去的。”中奥到家副总裁梁兵指出。
同样身为央企,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地产”)也在4月16日对外宣称,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所属全资子公司保利物业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一系列议案。这个时间,与保利物业从新三板摘牌仅相距5天。
经济观察报获悉,保利物业计划并购港联不动产,目前正在陆续收购港联不动产的股权。保利地产方面表示,双方有接洽,但一切以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