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代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泸州大招商招大商解码
TUhjnbcbe - 2025/5/23 19:47:00

作为泸州市建市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恒力(泸州)产业园纺织项目70天完成考察论证和谈判签约,天实现投产,不仅体现了恒力速度,也展现了泸州效率,树立了泸州招商引资的“恒力样本”。

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元器件生产车间。泸州日报记者牟科摄

恒力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泸州,这与泸州市近年来确立的“大招商、招大商”工作部署,大力开展招大引强、招大引优、开放合作战略分不开。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实现逆势突围,取得了质和量的“双提升”,为泸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累计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个,投资总额.3亿元。其中,预计累计实现省外国内项目到位资金.93亿元,全省排位从第八位上升至第四位。

走近“恒力”破解大企业与泸州结缘“密码”

从“一滴油”到“一匹布”,恒力集团是一个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作为泸州市建市以来引进的最大项目,恒力(泸州)产业园在泸州天落地投产,是泸州举全市之力高效推进的结果。

走近“恒力”,这一国际型大企业与地级市泸州结缘的故事值得一提。

为何相中泸州?泸州拥有地处川渝滇黔结合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地缘优势,还拥有发达的水公铁空立体化交通网络,以及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综保区等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恒力(泸州)项目负责人王茂凯认为,泸州的营商环境也功不可没。

王茂凯眼中的泸州,拥有招商、安商、亲商、清商四位一体的营商环境优势,体会到的是高效、务实、廉洁、创新的服务。

他说,项目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施工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园区每周举行项目对接会,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服务专班,对推进中遇到的审批、招工等问题全程代理解决,开启绿色通道。“服务水平、服务能力不亚于其他开放程度高的城市。”这是王茂凯对泸州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

对恒力而言,泸州的服务,不仅高效而且周到。

来到泸州工作半年,恒力集团老员工王耀已经融入泸州生活。如今,王耀每天早晚开车接送在泸州城区上学的孩子,夫妻俩在恒力(泸州)产业园上班,空闲时一家人进城逛街购物,泸州成了王耀一家的“第二故乡”。

35岁的王耀是一名在恒力集团工作了16年的老员工,因为恒力(泸州)产业园的建设,王耀一家三口来到泸州工作和生活。“比想象中好很多”,原本做好到山区吃苦准备的王耀,来到泸州后发现,这里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公交车开到园区门口,生活出行都十分方便。孩子随着夫妻俩来到泸州,顺利就读城区中学,没让夫妻俩操心。

在恒力(泸州)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很多像王耀一样的恒力老员工正在向新员工传授经验。没有后顾之忧,王耀和其他老员工将扎根泸州,为恒力发展、泸州发展贡献力量。

恒力集团是泸州市在重大项目招引上的一个缩影。政府的高效率,不仅吸引了恒力,也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3年前,来自山东烟台的明德亨智慧工厂项目与泸州市纳溪区“一见钟情”,项目从考察到建成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目前,智慧工厂生产的SMD-型石英晶体谐振器月产能已达到万只,产品供不应求。随着5G和物联网的发展,体积更小、技术含量更高的SMD-型产品生产线也正在打造中。

“我们来自外地,当时是带着犹豫来到这里投资的”,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中心总经理李强说,双方见面之后,企业感受到了当地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渴望,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地政策和要素保障的吸引力。落地泸州后,企业得到了市里、区里全方位的要素保障,政务服务、人才培养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支持。

“到这儿是来对了”,李强高兴地说,来到纳溪以后,发现双方在发展理念、工作习惯上都非常相似,企业员工很快融入泸州生活,由过去的“我要去泸州”,变成了“我要回泸州”。如今,国家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泸州的区位优势更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泸州市抢抓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全产业链”转移趋势和机遇,累计对接智能终端、大数据等电子信息企业超过家,引进禾苗、麦穗、诺亚信、大象等智能终端项目多个,投资额超过亿元。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一个崭新的千亿产业快速崛起。

全市一盘棋“大招商”格局初成

近年来,泸州市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全市一盘棋的“大招商”格局初步形成。

各级“一把手”亲自抓招商就是最大的环境。近年来,泸州市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对接洽谈、亲自督查落实,先后招引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泸州市成功探索建立一批高端招商渠道,先后拜访对接了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中国汽车零部件协会、中国电子商会、江苏企业家联盟、江苏人保系统、江苏金融机构等各类招商渠道、机构家左右,使“招大商”有了更多可能性。

上有“一把手”亲自抓,下有招商专班对接服务,全市上下一盘棋,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新突破。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泸州市驻外招商“桥头堡”得以夯实。去年以来,泸州市瞄准国家战略,及时组建驻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四个招商分局,在全市范围内重点遴选一批有能力、有激情、熟悉产业工作的干部赴驻外招商一线工作。目前,已通过四个招商分局引进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多亿元。

招商引资项目,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为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泸州市各区县、各园区致力建好“三支队伍”,前方做好企业对接洽谈工作,后方做好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工作,中间过程做好项目跟踪、督促,确保实现项目精准对接和有序落户。

对于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服务保障,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焦广翼颇有感触,公司进驻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以来,前期所有手续,中期建设过程,以及现在外地员工招聘、住宿,包括交通等都在园区和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完成。“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当地政府以及园区对企业后续服务的到位。”焦广冀说。

透明高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在这里办理报税等事项,95%都可以在网上操作,效率非常高”,正在泸州国家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泸州容大智能变速器有限公司财务专员袁晓敏,对这里提供的政务服务表示满意。

近年来,泸州市致力于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努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使泸州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的投资洼地。

泸州市大力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做到目录之外无审批。推进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对照《四川省行政权力指导目录》和《部分中央在川单位行政权力清单》,对市本级行政权力事项进行清理核实,调整市区城管、公安、商务、应急等部门行政权力78项。

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数据跑腿”工作模式,泸州市率先在全省打造“0证明城市”,建成“0证明城市支撑平台”,实现了群众凭一张身份证、企业凭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即可办理各种政务服务事项。

商事登记推进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大力推行“多规合一、并联审批”模式,通过整合发改、国土、住建、规划、环保等多个部门职能职责,采用“一窗受理、统一分发、联合办理、集中审批”的方式,将审批模式由串联向并联转变,合理压减审批时限,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全面推行“项目承包制”,特别是对进入招商流程的项目,严格落实专人专班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立项审批,到运行投产、政策兑现,提供“一条龙”全方位服务,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川江都市报记者许亚琴

记者手记

华为公司提前布局,恒力(泸州)产业园落地,中国电子(泸州)产业园项目敲定……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世界强企业到泸州投资兴业。泸州这片投资热土活力迸发。

长期以来,泸州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打造。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招商、招大商”工作部署,坚持一手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手打响招商引资攻坚战,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逆势突围,取得了质和量的“双提升”。

一个龙头企业往往能带来一个产业链,这样的蝴蝶效应是泸州“大招商、招大商”的结果。未来,泸州将持续开展招大引强、招大引优、开放合作等工作,为泸州市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泸州大招商招大商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