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突如其来疫情,让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流量陷入了冰点,收入戛然而止。好在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线下商业实体的恢复,压得共享充电宝喘不过气的黑暗时代已经过去了。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今年第二季度末,上半年的共享充电宝活跃用户已经回复到疫前的规模。
△活跃用户大幅回升
黑暗时代,这个行业很多直营企业失去了收入,在获得了难得的复盘和思考的时间里。摆在行业面前的问题,也更加清晰,那就是企业如何提高盈利能力,如何在同品质的竞争中胜出。
△疫情之前各家数据
不同于其他行业将“场景”作为一个商业概念进行包装,共享充电是实打实依赖场景发展起来的。这一特性也使得整个行业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剧烈冲击下元气大伤,唱衰声不绝。
彼时,摆在从业者面前往往有两条路:以投入换取市场规模,加码整体效益的提升;或者,收缩市场,守住大本营,等待春天再来。
有了共享单车的前车之鉴,小电和街电等品牌都选择了保守打法。报告显示,小电采用降低成本的方案——高管团队及多部门员工降薪——应对疫情冲击;街电聚焦在对设备全面消杀增强用户使用安全。
被卡过一次脖子的共享充电宝直营企业开始普遍意识到,增加造血能力,甚至活下去,才是头等大事。在这种时刻,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现金流,成了最强大的底气。疫情之后的精细化运营和变现能力,才真正开始考验这个行业。后疫情时代,“三电一兽”的格局会被改写吗?整个行业会发生什么改变?会有黑马转危为机脱颖而出吗?
△疫情后各家动作
01
虽然共享充电整个行业的活跃用户在二月降至冰点,但四月缓慢复苏,五月加速爬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共享充电宝巨大的市场潜力、高效的运营模式、良好的商业模型无疑都吸引着新玩家入局。根据企查查的数据,目前我国在业存续的充电宝相关企业有家,仅年新注册企业就有家,同比增长46.3%。
△市场分布
疫情的出现,加大了共享充电宝直营企业的压力,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必将加速行业的竞争,而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企业跟独自生产的企业将具备先天的优势。
小电:累计5轮融资,融资金额未披露。
怪兽:累计5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人民币。
街电:累计3轮融资,总金额超过4亿人民币。
来电:累计1轮融资,总金额2千万美金。
倍电:累计2轮融资,总金额X千万人民币。自己有独立的生产车间,规模平+,可根据客户需求代加工充电宝。
四大头部企业中,小电科技和怪兽充电累计融资轮次远高于另外两家。但是两者依然有巨大的区别,怪兽的融资选择偏向资本市场;小电科技的融资选择更偏向应用市场。而倍电科技的融资提供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资源和更持久的支持。比较注重质量与安全这块。比较
此后,市场逐步稳定为“4+1”格局,即第一梯队的怪兽、街电、小电、来电,以及第二梯队的倍电、云充吧(速绿)。其中街电在商家端的品牌知名度最高,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街电认知度达57.1%,小电、来电、怪兽居其后。
03
倍电科技最可能突围
深圳市倍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电科技)致力于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绿色出行的移动电源智能充电设备整体方案解决和运营,包括移动电源智能充电设备软硬件,APP开发、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是国内一家行业内拥有核心研发专利的高新技术型企业。
△倍电目标
整体来说,倍电选择的线下场景,都是更具高客单价属性的场景,系统自主研发,设备自主生产。这是倍电差异化竞争的优势,也是后续盈利能力的保障。
倍兽充电共享充电宝品牌大事记:
倍电充电入选“火焰奖”“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榜
倍电充电荣膺CDTC“最具信赖服务品牌”奖
倍电充电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