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饼干9.9元一箱,方便面9.9元一箱,乳酸菌8.9元一箱。”沈阳市民孙先生在华府新天地专门开设了一处“临期”食品销售专柜,每个月销售额达十余万元。
月销十多万元临期食品迎商机
“进口饼干9.9元一箱,方便面9.9元一箱,乳酸菌8.9元一箱”,沈阳市民孙先生在华府新天地专门开设了一处“临期”食品销售专柜,“这里既有地铁,又是北站商圈,办公与客流都很大。”孙先生说,他开设的临期食品柜台,专门销售面包、牛奶、饮料、小零食,“已经开设好几个月了,每个月能卖十几万元吧,生意还不错。”孙先生说,前来购物的多数都是附近办公的小白领,过往客人只占据少数。
孙先生告诉记者,他从事临期食品销售前,专门做过市场调查,“临期食品目前还只是小众市场,各大超市设有专区,而购买它们的人群往往是看中价格优势的老年人。”大部分超市会在离保质期还有三分之一时间的时候,把食品直接退回生产厂家或供应商,他发现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因此尝试着做起了临期食品销售。
避免食品浪费精准定位消费人群
所谓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临期食品属于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符合安全食品的范围。
像罐头、饼干、方便面等食品,一般的保质期都在6个月甚至一年以上,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标注保质期6个月—不足1年的食品,临界期为到期前0天。一般的电商仓库保质期超过1/3就很难入库了,大卖场保质期超过/3就得下架。
经过最初的阵痛后,孙先生摸索出来了精准客户人群,“老小区、学校、农贸市场,这些场所都是最好的销售场所。”孙先生说,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