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表示,作为第五届进博会的行业性招商合作单位,协会将积极调动协会资源,邀请更多水产领域相关企业及合作伙伴到进博会参观洽谈,并利用行业媒体渠道,开展第五届进博会的招商动员及宣传推广工作,为第五届进博会贡献“水产力量”。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招商处工作人员谢艳婧表示,5年来,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凸显,不断让世界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连。进博会也成为双循环发展的重要窗口、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载体、国际多边主义的重要舞台、国际共享的公共产品。今年进博会将继续设置食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6大展区。为了推进综合展专业办,6大展区还设置了16个专区进行集中展示。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将在3个馆内展示,规划面积9万平方米。更多科技创新、营养健康的植物基食品、有机食品、功能性食品将亮相“四叶草”,打造辐射和带动全球优质食品流通的商贸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已设立乳制品专区和农产品专区的基础上,今年进博会食品展区新设农作物种业专区,旨在就前沿技术与产业趋势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推进种业升级,推动种业领域务实合作,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进口博览会展览部肉类水产品板块负责人吴婷在作《后疫情时代水产品进口趋势分析》主题报告时介绍,我国已成为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年进口食品总额达.3亿美元。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开放*策的支持以及贸易便利化措施的不断完善,我国进口食品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且将继续主动扩大进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进博会食品展区受到多方
此外,根据数据预测,中国人造肉市场将会在年达到亿美元。澳大利亚排名第一的植物肉公司将会展出植物蛋白肉产品,该产品最大特点是含有膳食纤维、高蛋白,目前公司已经跟上海罗森达成合作,也期待与更多的商超、餐饮采购商建立联系;从活体动物中提取全能干细胞或肌细胞在营养液中进行培养,通过细胞增殖生长形成组织类物质的“细胞培育肉”显示了食品领域的高精尖技术,今年四大粮商之一的美国ADM公司将在进博会期间展示这种细胞培育肉。
今年的乳制品板块规划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将展示健康化和高品质趋势的各类乳制品,首次参展的日本明治公司将展出一款专门为中国市场研发的乳酸菌。蔬果农产品板块规划面积10平方米,四大粮商、佳沛等行业领*企业确定参展,都乐公司将展出易开椰皇产品;在农作物种业专区,截至目前,全球排名前六的境外种业企业已有5家确定参展,拥有世界一流的种业生物技术及育种技术的先正达集团将展示采用传统杂交育种方式选育的紫色番茄品种。饮料及酒类板块规划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保乐力加、人头马、君度等头部企业已确定参展,全球知名葡萄酒公司富邑集团也将展示今年的奔富加州系列新品。休闲食品板块规划面积0平方米,将展示分类性、营养性、享受性和功能性的健康趋势产品,来自法国的西诺迪斯不仅会展示各类奶酪产品,也会展示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单一原产地纯素巧克力。综合食品板块规划面积1万平方米,将展示自有品牌、新鲜自采、具有国家代表性的特色食品,还将包含41个国家组织机构展团,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零售批发超市巨头麦德龙集团今年将带来来自20多个国家的百余款进口产品,例如蓝鳍金枪鱼等。与此同时,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进博会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等节目也将保留,各类食品论坛、供需对接、圆桌对话等活动也会更加丰富。
消费潜力巨大
优质鲜活水产品迎来发展新机遇
吴婷介绍,在所有进口肉制品中,进口水产品占据56%的比例,牛羊肉、猪肉与禽肉占据44%,可见水产品的国际贸易在整个动物蛋白国际贸易中举足轻重。数据显示,—年的40年间,我国水产品进口量波动上涨趋势明显,尤其是年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年,水产品进口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尽管受疫情影响,年有所下降,但年开始恢复,从今年的数据来看,恢复趋势愈发明显。这也说明国内市场对进口水产品的需求。近6年来,中国从东盟尤其是越南进口的水产品逐年增加,而从美国和俄罗斯进口的水产品由于受贸易摩擦和疫情等因素影响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自9年签署自贸协定后,中国与秘鲁之间的贸易快速发展,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是秘鲁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秘鲁白对虾通过多年的市场深耕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的进口水产,鱼粉、头足类、藻类也是秘鲁的优势出口商品。
吴婷表示,优质鲜活水产品具有巨大消费潜力,水产增长会成为新的动能。“今年,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次提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并推出了8项膳食准则,其中包括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克。这对水产品行业是重大利好。”她分析,水产品自带高含量优质蛋白、低胆固醇,尤其深海鱼类富含n-3脂肪酸等特殊优势,其健康益处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随着消费者健康素养与消费认知的提升以及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和预制菜等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未来,适宜家庭烹饪的小包装生鲜水产品,可追溯、消费者看得懂的分段定价体系,品类复配更便捷的产品将是发展趋势,行业应注意规范发展并尽早制定与完善相关标准,做好产业链上下游连接,开启“抱团取暖”与“拥抱不确定性”的思维模式,用改变来迎来新的机遇。
(罗晨应健)
详见《中国食品报》(年07月01日02版)
排版、美编:徐祯悦
审核:欧阳美华
更多精彩
1.粮食供给有保障绿色转型再加速产业振兴显成效新时代乡村发展释放新动能
2.中国食品行业月度十大新闻(年5月)
/
扫
码
关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