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有过*营经历的朋友们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创业是艰难的,稍有不慎,轻则蒙受损失,重则承担重大风险!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抛砖引玉,如能为曾经的一个阵营的朋友们有所启示,欣慰之至!
多年戎马生涯,一朝光荣卸甲。不经意间,我们从*旅生活转入到以经济为主的多元化社会生活了。融入到地方生活,风险是大家都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话题,是自主择业*官创业就业路上的安全“警戒线”,稍有不慎很容易让我们陷入暴风雨的漩涡。结合自己自主择业后创业就业的体会,借头条平台,与大家分享如何识别创业就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应对之策。
未兆易谋,不预则废
一、初次入司的风险
自主择业干部,大部分要在JD服役20年以上,在地方也通常会有一定的社会人脉关系。转业后,部分战友们通常要在一些企业单位适应过渡一下,以此渐渐适应社会经济生活。我们通常把通过应聘进入企业工作叫做“入司”。入司的方式大概有三种:亲朋介绍、网络应聘、实地应聘。我说的入司风险主要指的是,不论哪一种入司的方式,你所进入的企业可能和你听到的介绍很不一样,哪怕向你推荐这一职业的人很有权威。我的一位战友,经过他的曾经的老领导(已经是地方*府机关厅一级的领导干部),介绍到一家地下商城担任高管。涉事不深的他很快遇到了难题。商城是一家房地产企业所开发的下属企业,与一百五十多家商户建立的租赁与管理上的关系。这家商城与各商户之间关系非常紧张,商城商铺翻倍涨价,商户集体对抗闹事,社会舆论哗然。老板觉得转业干部有能力,所以让他带上保安去清场封门,甚至与商户打得头破血流。一时间,媒体过来采访,他要上镜;派出所闻讯出警,他要去接受询问半夜三更在派出所写材料。他意识到这家企业的严重问题,很快就辞职了。因为不难看出他所入司的这家地产企业给他名誉上已经带来了风险。刚到地方工作,周围不少亲属朋友都寄予了厚望。他到这样一家企业工作,天天曝光不说,弄不好还要摊上官司。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不论是哪一级领导介绍的工作,实际情况可能与你所企盼的大不一样,关键还得靠自己认真考察。
一定要重视对自己的战略规划
二、投资方面的风险
投资有风险,出手要谨慎,不投资却是更大的风险。
大家有几十万的转业费,百分之八十的同志都想跃跃欲试做投资是吧?我和大家分享几个例子,共同感受一下。
◆第一个例子:京城某大型招商会的现场。公司美女老总领着一大群帅哥靓妹,加上据说是国家级媒体的主持人解说助阵,整场的营销活动有文化、有深度、有哲理,还有点感人。参会的朋友们住高档酒店,报销往返车票。营销现场疯狂打折,报单者无数。和我们同去的一位朋友报了个28.5万元人民币的省级代理,去年见面时他说一件产品都没有卖出去。
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产品正规的,营销是合法的,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好产品推广这件事。关键是你要想好了,能否适合做这样的投资。
◆第二个例子:高额利息的诱惑。一位战友转业后,地方的朋友说,部队转业的人品行好、信誉度高,做个民间融资借贷吧。这个模式简单,就是他从亲威朋友手里以1.5分利息拿到钱,再以3分的利贷出去。这样一来经营三年,他手头有了一些钱。一天他给了一位十分要好的朋友贷出了万人民币,对方赔钱跑路,他一下子陷入了借贷上危机,因为散户的钱他必须本息照还。其实,地方一些打拼多年的成功人士在这方面栽跟头的大有人在。要知道,高利贷是违法的。
你看到了人家的利息,人家惦记你本金,这样投机取巧的事很容易让人陷入危机。
◆第三个例子:直销和网络资金盘。客观一点说,直销是一段时间里客观存在并有扩大趋势的商业模式。能想象的出,大家没有用过直销产品的人不多。但是,我们应看到,直销所许诺的高回报、高收益,让很多人失去了理智和道德底线。过度宣传、虚假宣传,已经成为不良直销企业的家常便饭。特别是要警惕的是他惯用的一个营销名词叫做“洗脑”。“洗脑”一词本身带有利益驱动之下的主动恶意,因为它可能让你失去正确的判断分不清东南西北。我们的一些战友,在朋友的朋友劝说下,买了好几万的直销保健品,自己用不了,只能送人。而且送人的时候,一说直销产品,信誉度又不高。当初经销商灌输“消费转经营”的理念,现实商品经济生活中让人相信的成本很高。与直销有内在联系的,是近几年屡见不鲜的网络直销产品盘,有的甚至是融资性质的资金盘。很多直销企业上了网络平台,许诺买了他的一定数量的产品,算是一种消费投资行为,可以定期“提现”。通常的情况下提着提着就不兑现了。网络资金盘就不须多说了,像什么“3M”、这个虚拟币那个币什么的,到处搞红酒会、拉人头。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些所谓的资金盘,大都避开银行机构的监管,通过地下钱庄往外倒腾钱,拿钱跑路,这样的投资非常容易陷入“庞氏骗局”的陷阱,国家是严令打击的。非法直销和这些乱七八糟的网络资金盘,都有传销的影子。
请切记:一些违规的直销商业模式往往与传销为伴,只不过披上了新概念的“外衣”,但他们的营销常用心理学技能“洗脑”,还是很厉害的!不得不防啊。金融投资行为上只要没有银行作为第三方监管,推广模式只要让你拉人头,要警惕!
目标不宜太急太大
三、合作方面的风险
当前,契约精神是商品经济生活中的阳春白雪。合作是自主择业干部创业过程中必选之路。因为在当下的经济生活中,属于完全由自己独立操作的工作越来越少。大多数创业活动需要合作方分工与协作来完成。所以在创业过程中,难在合作,贵在合作。我所说的合作方面的风险,主要是指合作双方或多方履行合作协议过程违约或不能完全履约所带来的风险。
有一位战友和他相处多年的朋友达成一项合作协议,双方成为合作伙伴。公司在开始按照协议运行初期阶段还比较顺畅。但是,涉及的实际权益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双方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上达不成一致,最后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了。我们应该理解当前中国民营经济运行的现状,即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经营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合作协议无法履行,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都有。而恰恰我们转业下来的干部执行力好、契约精神强,想要说到就得做到。但在地方确实不是这样的,很多的时候与朋友合作创业,事与愿违、改变初衷的事是常有发生的。虽然有约在先,但在时下的经济环境,不是说动不动靠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或挽回损失,这是不符合民营经济中国国情的。
所以说,我们在选择创业合作伙伴时,要把握好。否则,不仅伤了感情,还要搭上时间,损失金钱。
合作挺难,不合作更难
四、涉法方面的风险
我想大家会有同感,曾经的“大熔炉”在细小问题上抓得紧、抓得严,组织从严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关爱。但在社会这个大环境范围内可不是这样子,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形容是不为过的。我们的战友们,一旦离开部队的特殊环境,身体和心理迅速得到放松,反而容易从主动习惯接受约束转向主动不接受约束的危险倾向。比如有的同志看到地方上同龄人经过多年的打拼,生活比较富足,而我们在经济上相对清贫,心里有些着急,因而情急之下难免在创业就业的道路方向选择上缺乏理性。如果什么钱都敢赚、什么事都敢做,势必导致我们多年的*治荣誉、生活待遇受到损失,甚至有更大法律风险。客观上讲,地方法律体系是十分庞大复杂的,我们绝大多数同志是不想碰撞法律“红线”的。但在很多情况下,是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出现了涉法的问题,因此建议大家谨而慎之!
最后借用一代伟人的精辟论述,以此引起我们思考,“指挥员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以及对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商战甚于兵战。广大JD和WJ自主择业干部要想勇立经济大潮中唱想大风,需审时度势,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
(结束语:后续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