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城市是尖的。
文/中工招商网
城市之间的对比,无处不在。比如我们搜索苏州,相关的热点就是
苏州和南京,哪个发达?
苏州和南京作为江苏最大的经济体和省会城市,他们有着同样的一个身份——长三角中心城市。
虽然同为江苏省内的城市,但是一个在太湖地区“称王称霸”,一个作为副省级城市岿然不动。
回归主题,发达这个词,应该从几个维度去衡量。在GDP逐渐被弱化的时代,如果再用GDP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是太不理智了。
与「发达」这个词直接相关的,应该可以称为——城市竞争力。
而关于城市竞争力这个词的界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者对他都有不同的认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的概念:城市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从这个概念中,有几个词很明显:吸引、资源、市场、价值和福利。通俗来说,就是哪个城市有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能够让居民有更多的福利。
果然,我国的学者,都是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角度出发。
从城市等级来看,在《世界城市名册》中,南京的等级是Beta,也就是二线城市,而苏州则是Gamma+,比南京低一个等级。
还要《亚洲城市报告》发布的等级排名中,南京和苏州同为亚洲标准一线城市,但是南京排名比苏州要高。
这是国外对于南京和苏州的排名评价。那么国内呢?
国内说的最多的城市等级排名,《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应该是传播最为广泛的。在新一线城市排名的榜单中,苏州比南京要更好一点。
其实,国内的这个榜单,说的仅仅是城市商业魅力。所以要说「竞争力」,《世界城市名册》和《亚洲城市报告》更为贴切一点。
综上,从城市等级来看,南京不仅是Beta级别城市,还是国家的副省级城市,其地位和影响力应当高于苏州。
要说城市竞争力,一定会有两个榜单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跨入城市的世界年变局》,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要知道社科院是国务院直属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官方。
报告显示,苏州在全球经济竞争力中来看,排名第25,南京排名第42名。也就是说,从经济竞争力来看,苏州还是强于南京。
当然,本来苏州的经济实力就要比南京强。
还有另外一个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中,南京的综合发展指标排名是高于苏州的,分别位列第10和第11名。
这份排行榜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联合发布的。
这些都是之前的数据。在前几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报告中显示,苏州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第六,南京排名第八。
综上,苏州的经济实力要比南京强这点,毋庸置疑。
在了解了经济实力和等级排名之后,判断一个城市的潜力发展和能否在后续的竞争中持续发力,才是一个城市的关键。
毕竟,世界上有多少轰动一时的国际城市,早就在城市竞争中,落下帷幕。
而要说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其科研和创新,则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英国科技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公布的《自然指数》排名中,南京排名第8,苏州并没有上榜。
而且根据他的评分,南京的科研指数占全国的7.2%,这个占比比洛杉矶都市圈要高。充分说明了,南京科研能力,是很强的。
根据戴维·斯文班克斯的描述,这个榜单相关的维度是:人才和资助资金、科研设施等资源
在智能城市方面,德勤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2.0,人工智能引领新风向》,在中国的超级智能城市总排名中,有三个梯度,苏州位于第一梯度,而南京只在第二梯度。
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南京在全球排名第89,苏州未上榜。
可以说,南京在科研要强于苏州。
在了解了经济,综合和科研,这些从倪鹏飞的概念中可以看出,都是城市为自己争取到的资源和市场,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到了城市竞争的最终目标——用之于民。
在《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中显示:公共交通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青岛、南京、宁波、西宁、上海、杭州、银川、厦门、拉萨、珠海。
公共交通方面,南京有10条地铁线路,长度公里;苏州有5条地铁线路,长度.6公里。
机场方面,苏州是没有通用机场和客运机场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南京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地位和竞争力。
生态方面,在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得分情况中,南京是高于苏州的。
从国际的影响力上,南京市优于苏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综合竞争力南京要更强一点。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苏州的经济实力要强于南京。
如果从倪鹏飞的概念角度出发,城市竞争力,南京要比苏州「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