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泽星生于湖南湘潭。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进入一家百货公司。后来,单位效益越来越差,傅泽星决定停薪留职,随着下海大*去了海南。
有一天,傅泽星去参加美国一家环保公司在长沙的招商会。就在招商会结束时,美国公司的工作人员拿起一块毛巾就对桌面进行了清理。只见毛巾所檫之处,桌子上马上光亮了起来。什么牛奶、红酒的残迹都不见了踪影。
看到这种产品质量如此之好,商业意思敏感的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自己如果能够在中国销售这种毛巾,那么市场前景一定广阔。
为了了解这种产品是否会真正在中国市场受欢迎,傅泽星汇款到了美国的公司,先买了元的竹质毛巾,准备在长沙试销。他把目光瞄准那些陌生人。他知道,自己如果向熟人推销的话,不管产品怎么样,熟人一定会给面子,立马掏钱购买。
如果陌生人愿意购买,那么就表示这种产品确实有市场。他首先把目光瞄准了饭店,因为饭店的需求很大。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推销的那家饭店在试用了产品以后,二话没说就把毛巾全部买下。初战告捷,傅泽星信心百倍,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辞掉职业总经理,放弃巨额年薪,决定要做这种毛巾在中国大陆的总代理。
傅泽星不愧是当过总经理的人,他的目标是瞄准了做这种竹质毛巾在中国内地的总代理。那是年5月,傅泽星又和美国的公司联系,得到香港分部的联系电话后,傅泽星立即和他们取得联系。当对方了解傅泽星做过几年的职业总经理时,表示可以见面商谈,地点在香港。
于是,傅泽星很快办好了手续赴港。傅泽星好不容易找到该公司分部,当时分部已决定将这种毛巾交给别人代理,但是还没有签合同。对方就要求傅泽星第二天上午把营销方案送过去再作决定。于是,傅泽星马上回到宾馆,整整花了一个通宵,将一份详细的“竹质毛巾中国市场营销方案”写了出来。
第二天一清早,傅泽星就将这份市场营销方案送到了负责人的手中,没料到对方只看了一半就连声叫好,马上决定把这种竹质毛巾在中国的总代理经销权给了傅泽星,而且价格还是按原价,一分不涨。
在一个市场营销学教授的指导下,他选准了长沙一家大酒店,这家酒店的客户基本上来自全国各地,而且大多是生意人,能起到免费广告的效果。一切都在傅泽星的预料之中。自从那家大酒店一次性买了2万条毛巾后,公司的生意出奇的好。许多酒店自动找上门来,纷纷要求购买,大订单一直不断。
如今,公司还注册了自己的网站,方便顾客进行浏览。由于生意火爆,网站点击率非常之高。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