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byBrandiReddonUnsplash
《金证研》沪深金融组杨冰/研究员苏果洪力/编审
中国的基金公司从年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这期间为了壮大中国公募基金实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基金管理经验,希望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监管层陆续开放外资进入基金市场,此后成立一大批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例如富国基金、工银瑞信、海富通、景顺长城、招商基金、国投瑞银等,成为中国基金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发展的道路上这些合资基金公司慢慢地拉开距离,有的顺风顺水进入第一集团,有的发展遇到重大瓶颈。例如国投瑞银基金,年后发展陷入瓶颈,基金的净资产规模持续缩水,权益类基金规模更是断崖式下跌,整体规模在基金业的排名中持续下滑,投研团队中多名骨干优秀基金经理出走。头顶着外方股东瑞银集团的靓丽光环,只是这顶光环在一点点地黯淡,再次复兴国投瑞银往日的辉煌或考验新的管理层智慧。
一、千亿规模“昙花一现”,固收逆势大增难助非货基“龟速”向前
国投瑞银也曾有辉煌的历史,于年推出业内首只创新分级基金瑞福基金,年又发行境内首只创新分级指数基金,也曾荣获过15项金牛奖、18项明星基金奖、15项英华奖、十大明星基金公司奖等大大小小的权威大奖。
国投瑞银的高光时刻发生在年6月份,年的上半年,中国股市再一次陷入群体性的“癫狂”中,仿佛年的那一幕再一次上演,国投瑞银净资产规模也随之达到历史性的1,.10亿元。
随着年下半年股灾来袭指数崩盘,国投瑞银一千多亿的高光时刻只存在很短时间就转头直下,虽然中间也有阶段性反弹,但改变不了总体向下的趋势,一直缩水到年3月末的.46亿元的谷底才止跌。而这期间伴随的是权益类基金规模断崖式的下跌,从此权益类基金一蹶不振。股票型基金的规模由年6月30日的.15亿元骤降至年9月末的21.64亿元,而后长期保持在20亿元以下低位,截至年12月末为18.9亿元。混合型基金也从年6月末的.5亿元,缩水到年12月末的.58亿元。
截至年12月31日,国投瑞银基金净资产规模为.36亿元,但是非货基规模仅为.01亿元,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5位,相比年排名下降了6位。国投瑞银不仅仅与头部基金公司的差距越拉越远,而且与同是年成立、也皆为中外合资的招商基金相比也是差距甚远,招商基金年12月末的总规模为3,.94亿元,非货基规模为2,.70亿元,排名第十位。
借着年股市的结构性行情,众多基金公司的非货币基金规模都有着显著增长。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年非货币基金的总体规模为76,亿元,相比年非货基规模53,亿元,增幅为42.87%。而反观国投瑞银的非货币基金规模从年的.26亿元,增长到年的.01亿元,仅增加了20.75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仅为5.3%,远远低于整体非货币基金增长幅度。
在年后,国投瑞银整体规模严重缩水时,唯有固收类基金还保持着持续的逆势增长,债券基金从年6月末的55.08亿元,增长到年12月末的.30亿元。而货币类基金的规模从年6月30的.71亿元,增长到年12月31日的.74亿元。在固收类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基金当属国投瑞银添利宝货币A/B,截至年12月末的净资产为.亿元,其中国投瑞银添利宝货币A的规模为.39亿元,该基金同时也是国投瑞银基金旗下最大的基金。
二、跟踪误差大,普涨之下“毛基”依旧
在年这波普涨中,众多权益类基金都取得不错的收益率,而年股市延续了去年的良好走势,上证综指站上多点大关。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国投瑞银旗下截至年2月21日还有六只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依然在1元以下,国投瑞银中证创业指数分级0.6元,国投瑞银国家安全混合0.元,国投资源0.元,国投瑞银精选收益混合0.元,国投瑞盛0.元,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0.元。
虽然上述这六只基金在年的净值增长率都取得不错的收益,但是年的良好增长率还是弥补不了年所造成的损失。其中,国投创业成长年的跌幅为-45.64%,跑输业绩基准-2.16%。
年,沪深指数全年的涨幅为33.59%,国投瑞银基金的权益类基金中,共有国投瑞银新增长混合A()、国投瑞银瑞祥灵活配置混合(008)、国投瑞银国家安全混合()、国投瑞银品牌优势混合()、国投瑞泰()、国投瑞银策略精选混合()这六只混合型基金跑输年的沪深涨幅。其中,国投瑞银新增长混合A(),年区间复权净值增长率仅为15.74%,跑输业绩基准-2.25%。
权益类中指数基金作为工具产品,对于完善基金公司的产品线,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完善产品线指数基金历来是基金公司发力的重点,国投瑞银也不例外,其早在年就开始通过瑞和小康()、瑞和远见()二只沪深指数分级基金布局沪深宽基指数。
经过多年的经营,指数基金的规模一度在年6月末,达到了历史高位.15亿元,只是好景不长,年下半年的那场股灾让国投瑞银的指数基金规模出现“雪崩式”的缩水,到年9月末时仅剩下21.64亿元,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上过25亿元。
众所周知,宽基指数产品在成本上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且中小公司指数型基金规模普遍比较小,业绩分化严重,跟进策略很难做大规模,规模小业绩差容易导致基金清盘。那些小基金公司的指数产品只有一两个亿的规模,不容易成功复制指数,会出现跟踪偏离,不容易做好产品。
国投中证指数量化增强A的跟踪误差为0.4%,泰达中证指数增强(LOF)跟踪误差为0.37%,建信中证指数增强A跟踪误差为0.20%,明显看出国投中证指数量化A的跟踪误差比较大。而另一个宽基指数产品国投瑞银深证指数(),跟踪误差为0.11%,而融通深证指数A跟踪误差为0.09%,招商深证指数A跟踪误差为0.09%。可见国投瑞银的两大宽基指数产品,都存在跟踪误差比较大的问题。
截至年12月31日,国投瑞银指数基金资产规模为17.36亿元,有15只基金(份额分拆统计),平均每只基金也就一个多亿的规模。规模最大的为国投瑞银金融地产ETF(),规模为4.29亿元(年12月31日)。规模最小的为国投瑞银中证创业指数分级A/B,合并后规模仅为0.23亿元。而另外一只指数基金国投瑞银中证消费服务指数LOF(),净资产规模为0.37亿元(年12月31日)。国投瑞银中证创业指数分级A/B和国投瑞银中证消费服务指数LOF这二只基金的规模长期处于0万以下,清盘的警报早已拉响。
三、十年固收老将“率队”齐离职,激励体系问题多
基金经理作为基金公司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如何留住人才就成为基金公司管理层重要的课题。
从年开始到今年2月份,国投瑞银前后已有6位基金经理离职,其中一些还是固收团队的核心成员。先是在过去年,共有五位基金经理离职,分别为韩海平、李怡文、狄晓娇、刘莎莎、何明。而后在年2月7日,基金经理邓彬彬离职。
在这六位基金经理中,“段位”最高的为韩海平,其是国投瑞银固收部门的领*人物,二度进出国投瑞银基金,其早在年4月23日就已经在国投瑞银基金公司任国投瑞银稳定增利债券基金经理,该基金在其4年又天的任期内,创下27.72%的良好收益率。而后韩氏离职去了融通基金公司,在融通基金期间从年12月10日开始管理的融通福通分级债券B,在一年又天里,创下36.80%的良好收益率。年再次回国加入国投瑞银基金,担任国投瑞银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监,在这段时间管理国投瑞银安颐多策略混合、国投瑞银和顺债券,其中国投瑞银和顺债券在2年又89天的管理任期内创下15.68%的良好收益率。而后韩海平于年2月又从国投瑞银离职,年3月加入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
从韩海平过往履历看,其拥有近12年基金经理从业经历,不管在哪个基金公司任职其管理的基金都能取得不错的收益率,是个优秀固收类基金经理。韩海平的出走引发了国投瑞银固收部门的不良连锁反应,多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先后离职。
另外一名固收大咖李怡文,在国投瑞银的时间也足够长,其在年6月就加入国投瑞银担任高级研究员,年9月8日起任国投瑞银优化增强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前后共管理过14只基金(份额分拆统计),其中的国投瑞银优化增强债券A/B,从年9月8日-年2月1日期间,8年又天的任职内,最佳业绩回报为84.05%。
而固收中另一位女将狄晓娇,可谓是全面复合型基金经理,其年7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公司,年任固定收益部研究员,年6月27日起担任国投瑞银优化增强型债券基金经理。在国投瑞银基金经理岗位上,狄晓娇管理过多达28只基金(份额分拆统计),管理的基金涉及混合型、债券、货币型基金,在管理国投瑞银新增长混合A任上2年又天的任期内,创下22.30%的最佳基金回报。
《金证研》沪深金融组深入分析年离职这些基金经理,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基本上都具有比较长期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像韩海平、李怡文甚至都有着长达10年以上的年限,投资经验都很丰富。这些离职的基金经理在国投瑞银呆的时间都比较长,长达七、八年甚至十年以上,基本上都是在国投瑞银任职上从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国投瑞银基金公司为了培养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他们对国投瑞银的企业文化应该都有比较深的认同感。还有重要的一点,这些离职人员,在国投瑞银时都管理着多只基金,而且在任职期间的业绩都不错。
这些人为何会离职呢?
既然这些人在国投瑞银呆的时间比较长,也基本上都是国投瑞银培养出来的基金经理,而且业绩也还不错,年至年韩海平、李怡文、狄晓娇、刘莎莎、何明、邓彬彬六名基金经理离职,是否说明国投瑞银投研体系的考核及激励制度存在问题,为何无法吸引他们留下来呢?留住人才,并且吸引外部优秀的人才加盟,这都考验着基金公司管理层的智慧和魄力。
截至年2月,国投瑞银共有25位基金经理。从基金经理从业年限来看,从业年限在四年之内的有8人,其中有2人的年限在一年内。四年以上八年以下的有15人,八年以上的仅有2人。整个团队的平均从业年限在4.72年,属于比较成熟的团队。
而这其中,綦缚鹏的从业年限最长,证券从业年限为16年,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为9.84年,现管理着11只(份额分拆统计)基金,任职基金几何总回报为.56%,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44%,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58%。管理基金数最多的为李达夫,12年的证券从业年限,7.55年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管理着30只(份额分拆统计)基金,任职基金几何总回报为1,.52%,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42%,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41%。
四、内忧外患,新掌门压力山大难乐观
年,对国投瑞银而言,也是多事之秋。核心投研团队出走,公司高层动荡。
年5月15日,国投瑞银的原总经理王彬由于任期届满离职,此后在长达五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都是由副总经理刘凯代任。直至年12月28日,原泰达宏利基金副总经理兼投研总监王彦杰转任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
年2月14日,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曾表示,作为全球知名资管机构瑞银集团的合资公司,国投瑞银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外方股东瑞银集团的投资理念,并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形成了“坚持价值投资,重视基本面研究”的投资风格。国投瑞银基金将打造全新的国际化资管版图,并通过积极打造价值投资生态链,致力争取为投资者提供较优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而国投瑞银基金公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