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代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招商投标包税制度的兴衰
TUhjnbcbe - 2023/3/23 21:04:00

前言

包税制是指国家将税收承包给个人或团体(公司)征收的一种制度。从理论上看,包税制可减少的征税成本,提高征税效率,使获得比较稳定的税收收入。但在实践中,包税制存在包税商为获取盈利而肆意苛征,加重纳税人负担等积弊。有学者指出,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包税现象,宋、元两朝“买扑”一度盛行。明清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包税制逐渐式微。近代以后,中国出现了重大变局,中央集权逐渐瓦解,工商税取代土地税成为国家税收结构的主体。

民国建立以后,各地*阀割据混战,亟需获取财*收入,却又无力建立起有效的征税系统,这为包税制的盛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清末民初的包税制主要采用认税方式。认税有同业商人认税和业外商人认税之别,前者是以行业(公所)所推商人的名义向认税;后者是由行业外的商人向认税。业外商人因对行业经营业务不甚了解,导致其征税难度增加。不少商人会通过贿赂官员获得包税之权,也有官员把税捐直接包给熟人,“种种中饱方法,反较正税为多,苛扰商民,无裨国课,莫此为甚”。

相对而言,同业商人认税有利于维护行业自身利益,减少苛扰,因此受到各业商人青睐。清末江苏各界在讨论裁厘的过程中就有认税之议:“拟令各州、县、市、镇商业中人各按各业,分举殷实公正之同业数人承认汇缴,仍照向章按旬批解到局,但不宜由业外之人影射冒充,反滋流弊。”

年公布的《江苏省暂行货物税章程》规定:“货物税得由各地殷实之各本业董事,与就近之征收机关商定税数,呈请都督府核准改办认税。但非本业不得代为认税。”以上认税均强调由同业商人认办。不过同业认税商常常藉口商业经营困难,请求减免税额,以致影响财*收支。与认税不同,投标包税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让包税商(不限行业)出价竞争,以出价最高者中标,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包税商,以增加税收收入。清末民初,随着包税制的广泛施行,招商投标包税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清末广州湾的税采用包税制,其包税方式分协商、招标两种。

年12月,上海市*厅发布通告,招商投标包征*浦江船只税:“现经本厅规定投标办法……如有情愿认包浦江船只税者,即查照后开条约,届日到厅投标。”投标包税一般以一年为限。至年1月,船只税承包之期将满,有商民呈请认包,但工巡捐总局对该税不接受商民认税,坚持采用招商投标的方式。此后招商投标包征*浦江船只税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招商投标包税不局限于船税。

年4月,工巡捐总局发布告示,招商投标承包闸北清洁税:“此项捐税自应逐年整顿,另行投标招商承办……以最长之数为得标。”事实上,招商投标包税并不囿于上海一地,其他省市也有改用投标的现象。年12月,江苏省江都县知事奉令将该县屠宰税改为招商投标承办。年2月,直隶省财*厅将第四、五区渔税改行招商投标之法。年以后,招商投标包税实施的地域空间和税种范围均得到进一步扩展。

年8月,河南省财*厅奉命将全省百货厘税改用投标办法招商承包。年1月,安徽省财*厅通令各县将牲畜税、屠宰税改用投标办法包办。许世英任安徽省省长期间,力主将各项税捐招商投标承办,皖省南北茶税原由财*厅派员赴各产茶地设局征收,许省长令财*厅以每年46万元的底价招商承包茶税⑩。为筹备开征卷烟税,安徽省于年7月成立卷烟税投标筹备处。

根据章程规定,卷烟税以县为单位,全省分为60余区,每年招商投标一次。不少地方意识到了认税的缺陷,并试图采用投标方式予以改善。年2月24日,山东省省长熊炳琦下手谕:“所有本省各厘局、税卡、稽征局等,凡关于税收者……一律投标,招商包办,以裕省库而免流弊。”年2月,直隶省财*厅指令各县知事,包税必须经过投标程序:“商人包办各项税务,视投标之多寡,定其准驳,最为公允……嗣后关于商人请包各税,必须经过投标手续,方准包办,否则作为无效。”

有学者在考察上海地区的包税制后指出,—年间行业认税包缴与投标包税并存,而且投标包税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各省招商投标包税最重要的目的是迅速获得巨额收入,以缓解地方财*困难。年7月,江西省方本仁以*用浩繁、需款孔亟为由,拟将全省各统税局一律改为招商包办,“各税局包办税额,以投标法定之”。年1月,直隶省财*厅厅长李子久为应付*费困难,决定将各项税捐招商投标:百货统税万元,棉花干果及各皮毛税90万元,船捐2万元,天津鸡卵牙行及屠宰税30万元。

直隶省此次招商投标税额达余万元,对地方财*十分重要。年国民革命*攻下武汉后,亟需筹措经费,经湖北临时会议议决,全省各厘税局规定底价招商包办,定于11月1日起至12日止(除星期日休息外),逐日午后1时在汉口商会开投,标额较多者有:汉口征收局,元,宝塔洲局,元,蔡甸局,元,鄂豫火车货捐局,元,府河口局,元,鹅公颈局,元。

由上所述,招商投标包税已经涉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直隶、江西、湖北等省市及其所辖县份,承包税种主要有屠宰税、广告税、茶税、厘金、烟酒税等,在税收活动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南京国民成立以后,为增加财*收入,实施了一系列财*税收*策,在改革传统旧税的同时,积极开征新税。

在此过程中,包税制仍一度得以延续,甚至连引自西方国家的印花税也实行招商承包。年10月,根据财*办印花税处处长沈卓吾所拟办法,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四省印花税先行招商投标。同年10月,财*办正式公布的《各省区印花税处招商包销各县印花章程》规定:“凡经商民承办包销之县分,定名为某县印花税支处,并由该支处在各市乡镇分设代销处。”

此后,南京国民控制下的省区相继按照此章程制定办法,招商承包印花税。10月28日,浙江印花税处发布通告:“本处奉国民财*办训令,设立各县区支处并规定比额,招商投标承办。”11月14日,福建印花税处发布通告:“本处遵奉部令……将所属各区各县印花税分日招商投标承办……如愿投承者,务须查照定章,到省竞投。”当时北伐尚未结束,**需款甚多,财*极其紧张,财*办招商承包印花税实属权宜之计。

南京国民时期,随着商会和同业公会等工商团体的发展,包税制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即由私商包税向工商团体包税转变。作为引自西方的税制,营业税在开征之初也实行包税制。与印花税采用招商投标包税不同,营业税采用工商团体认税的方式,其认额由与商会或同业公会共同商定,不需要经过招投标程序。

年4月1日,镇江县商会就江苏省营业税分认问题召开各县商会代表联席会议,在商会看来,“由各县商会认办,在省方固可省去设局征收之一切开支,而商会方面亦可免去一切纷扰”。经各县商会与多次磋商,江苏省委员会会议决议通过了各县营业税认额,其中,无锡县20万元,吴县20万元,镇江县16万元,武进县14万元,松江县12万元,南通县12万元,常熟县10万元,吴江县10万元。

除江苏省外,浙江、上海、天津、北京等省市相继实行工商团体包征制,使其一度成为营业税最主要的征收制度。与私商(行业外商人)包税重在营利不同,工商团体包税重在维护各会员的利益,所以更受各商青睐。天津文史资料也提到:“在已经实行包税的税目中……逐渐发展到由集体承办;有的是由同业公会,有的是由同业公会以共同组织的商号名义承办。”在此过程中,各地工商团体要求撤销投标包税的呼声此起彼伏。年12月28日,各省商会联合代表大会反对招商投标承包印花税:“印花税之旺衰,视乎交易之多寡,断不能先事投标,即以为确定之标准,应请将招商承包之制,切实取销。”

年8月7日,来鹿县辛集镇商会等致函天津总商会指出:“(牙税)改为招商投标承包……每届投标,彼此竞争,不计利害,致得标后赔累不堪者往往有焉。其尤足虑者,投标不限定本行,万一行外人得标,更必百般刁难,多方要挟而置本行于绝境。”年5月,良乡县商会代电河北全省商会联合会反对投标包税制度,并提请省改由各行自行承包:“近因各行投标,历历增加标额,商民所担税捐轻重,殊悬天壤……包额虽高,上于国课增益无多,下于商民受害匪浅。”包税商为获得包税权,不惜增加标价,最终又将税收负担转嫁给纳税商人。

年7月,上海县闵行腌鲜同业公会致函当局指出:“包商为图个人利益计,不惜增高标额,以达承办之目的……是肉业之负担愈重,而包商之收入愈丰,斯肉业之痛苦益深,则包商之获利益厚。”随着南京国民权力的增强,其税收控制力也得到了强化,征税制度的演进呈现出一种趋势:逐步废除包税制,由收回税权,实行直接征收(官征制)。南京国民之所以决意废除包税制,是因为该制度在实践中不仅严重影响财*收入的增加,而且加重商人的税收负担,有违改革税制的本意。

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财*会议决议废除苛捐杂税,压缩了包税制的生存空间,很多原来采用包税的捐税被直接废除,包税制(包括投标包税和非投标包税)呈现不可逆转的衰落态势。但是,废除包税制并非一蹴而就,投标包税仍适用于牙税、屠宰税、牲畜税等少数税种。

年6月,山东省财*厅责成各县县长分别招商投标牲畜、屠宰营业税。年2月,天津市令财*局招商投标承办棉花、木炭、皮毛、鸡鸭卵、牲畜等七项牙行营业税。在抗战时期乃至抗战胜利以后,个别税种的征收依然采用包税制,甚至屡禁不绝。在沦陷时期的上海,日伪当局也沿用投标包税制以获得税收收入。这显示出包税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也说明现代税收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结语

在经费、人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对新兴的工商业组织起有效的征税活动,所以更倾向于将税收承包给商人征收,以减少设置征税机关和人员的经费。因此,一度衰落的传统包税制反而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招商投标包税制度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