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财经7月28日讯,7月26日,微博认证为雪松控股首席品牌官的用户“王旭东sh”连发多条博文吐槽并
招商银行。他指出,“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招商银行已经变成一家从来不会注重客户体验的垃圾银行了,离开马蔚华,如此平庸到不堪。”招商银行网络经营服务中心向“王旭东sh”询问道:“是在我行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了吗?如您方便,请您详细说明一下,以便为您核实反馈。”
对此,“王旭东sh”回复
招商银行网络经营服务中心:第一,为了罚息故意让客户还款无效重复还款;第二,违反中央网信办规定,故意把用户信息透露给很多第三方;第三,昨天发了微博之后,今天莫名其妙被扣了很多款。“王旭东sh”同时表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场合跟我核实。”
招商银行信用卡投诉量连续四个季度居首
7月12日,银保监会通报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显示,一季度,招商银行的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位,理财类业务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位。年第一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件。其中,招商银行件,环比减少11.9%,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4.7%。
年第一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件,环比减少5.2%,占投诉总量的54.0%。
从投诉量来看,招商银行一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件,投诉量居首。工商银行件,交通银行件,农业银行件,建设银行件,中国银行件,邮储银行件。中信银行件,浦发银行件,光大银行件,民生银行件,兴业银行件,平安银行件,广发银行件,华夏银行件。
据银保监会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诉量分别为件、件、件,占其投诉总量的85.7%、86.1%、85.9%,其信用卡投诉量连续三个季度位居第一。而投诉问题主要集中为“违规代收”“暴力催收”等。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投诉达条,问题涉及未通知本人私自扣款、暴力催收、电话骚扰、诱导借款等。
招商银行一季度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贷款71.69亿元
年至年,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分别为1.11%、1.35%和1.66%,呈逐年上升趋势。
截至年年末,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额为.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91亿元,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66%,较上年末上升0.31个百分点。
年,招行新生成不良贷款.43亿元,同比增加.28亿元;不良贷款生成率1.26%,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贷款高达.41亿元,同比增加.33亿元;占该行新生不良贷款比例高达57.78%。
分析表示,招商银行信用卡投诉量高企和信用卡不良,对银行影响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遭遇监管问责;二是市场声誉受挫;三是拖累银行资产质量,不良处置压力增大。
招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受全球疫情影响,叠加国内宏观经济低位运行、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等多因素影响,银行信用卡资产质量在年上半年呈现一定波动,逾期规模及不良等相关指标面临短期阶段性上升的压力。年下半年起,信用卡各项风险指标已趋于稳定。
截至年3月末,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4亿元,不良贷款率1.04%,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年1-3月,招商银行新生成不良贷款.66亿元,同比增加24.65亿元;不良贷款生成率(年化)0.95%,同比上升0.10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因疫情的持续性影响和共债风险叠加,新生成不良贷款71.69亿元,同比增加5.40亿元。
此外,招商银行年信用卡流通卡量为.16万张,较上年末增长4.44%,增速同比下滑8.6个百分点;同时,其信用卡交易额虽以4.34万亿交易额居行业之首,但同比下降0.17%,为近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分析表示,当前国内零售业竞争同质化、粗放式发展特点仍突出,未来零售转型方向仍是围绕客户需求,转向精细化管理。商业银行普遍意识到,零售业务仅追求规模是不够的,容易导致不良风险、投诉纠纷官司频发和监管问责风险,未来零售要精细化、高质量开展,对客户进行细分,满足个性化产品需求。